网媒公益行丨走进漳州长泰 看农文旅产业添“智慧”
zz.fjsen.com 2023-03-09 17:39:02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媒体代表在石铭村百草园采访 东南网漳州3月9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整理)3月8日上午,乡村振兴网络媒体漳州公益行——走进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暨“数字乡村发展(长泰)论坛”活动在漳州长泰启动。 连续两天,近40家来自中央、省市媒体以及省市自媒体组织大v代表、门户网站代表深入长泰区多地了解数字乡村开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数字乡村发展论坛以“数字赋能,智领乡村”为主题,充分发挥信息化引领乡村振兴作用,及时总结长泰地区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的经验模式。 花仙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参观体验 作为公益行采访活动的首站,3月8日上午,媒体一行来到长泰唐宋花仙谷。在花仙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内,该园的“气雾无土智慧温室大棚”引起了媒体一行的关注,大棚运用AI大数据分析,24小时不间断自动化检测农作物生长过程所需情况,智能化为农作物营造最舒适的生长环境。现如今,借助3座形似鸟巢的智能温室,产业园已发展成为带动近200人在家门口就业的现代农业智慧种植基地。中新社漳州支社记者廖珍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此次走访对于花仙谷这边数字赋能农业产业,数字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等方面有了更多了解,这些数字带动乡村振兴的建设都做得非常好。 而在长泰区林墩办事处的林溪村,媒体一行近距离体验该村由曾经的“石板材大户”到如今的“金牌旅游村”的转变。紧扣“旅游+”发展主题,林溪村通过打造“云上林溪”项目,建设乡村数字化平台,为在地商家提供数字化经营平台,为村委与村民搭建信息平台,为乡村治理发展转型提供数字支撑。 媒体代表一行在珪后村听讲解 离开林溪村后,媒体一行来到长泰区岩溪镇,了解该镇珪后村和石铭村的数字化乡村建设情况。在珪后村田间党校,媒体一行认识、体验了“云上岩溪”小程序。据介绍,该小程序以“提升乡村经营能力”为核心目标,打造吃、住、游、购、娱、产、学、研、政务、监测"十位一体"的智能化治理“神器”,将岩溪镇智慧城市脉络延伸到乡村建设的每个角落。石铭村则立足于悠久的中草药种植历史,因地制宜推出“梁冈石铭”微信小程序,搭建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中草药文化推介、在线商城、旅游地图、游客动态及村务助手等功能,建成数字文旅产业平台,推动石铭产业与经营体高质量转型。此外,石铭村还推出“数字乡村剧本游”,借助游戏互动模式,将当地文化、生态、产业等内容融入到剧情当中,打造个性化乡村旅游体验项目。省自媒体协会会员单位代表林艺莹兴奋地说道:“实际体验了这款‘数字乡村剧本游’,游戏中不光有AI智能导游,游戏剧本本身就是很好的一份旅游攻略。” 媒体代表在林溪村走访参观 当前“云上林溪”“云上岩溪”等乡村数字化平台的使用,让智能化治理落实到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极大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人民网记者苏海森和国际在线记者庄淑虾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把周边的旅游资源都纳入到平台上,便捷了乡村治理,方便了游客,也更加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参观鸿森蛋鸡生产线 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泰区近年来不断推进智慧农业应用到农畜牧业中。在位于岩溪镇的鸿森畜禽养殖有限公司里,媒体一行参观了智能化电脑管理系统下全自动化蛋鸡养殖产业。鸿森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晏帅峰介绍,该公司引进德国技术公司全自动化蛋鸡养殖设备,采用国际先进的智能化电脑管理系统,实现温度、通风、饲料供应、鸡蛋采集、鸡粪清理输送的自动控制和调节,所有的生产数据可通过网络输送到电脑和手机APP上,实现远程操控。中国经济网记者张启智参观后表示:“自动化鸡舍的养殖温度、湿度、空气流量等环境指标以及喂料、清粪、鸡蛋消毒等工作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实现精准调节,也为企业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媒体代表一行在牧野欢谷采风 依托数字化建设,乡村“旅游+”也在蓬勃发展。陈巷镇牧野欢谷从生态旅游度假营地生活体验入手,打造高端生态康养平台并建立优质生态农产品物联配送网络,将建设一个涵盖生态农业种养殖、温泉康养旅居、社群交流等美好生活体验的综合平台。目前,牧野欢谷景区周末的日均客流量达到3000多人,平时客流量可达到700多人。漫步在樱花谷,美好的景色、惬意的环境让采访团成员们忍不住驻足拍照。 据介绍,自2020年起,长泰区便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发展的新模式,当前长泰区数字乡村发展已初见成效,2022年长泰区入选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年)实施成效典型范例单位,同年12月,数字乡村标准化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长泰区正通过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依托,打破“数据孤岛”,构建协同高效的治理体系,搭起便民服务桥,实现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以高效能打造乡村治理新局面。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