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二十五载 制更多好乐器
zz.fjsen.com 2023-03-14 09:41:4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46岁的王新国是漳浦县官浔镇康庄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他虽然学历不高,但对乐器演奏有着深厚的情感,对民族乐器制作更是情有独钟,25年来,他潜心制作各种民族乐器,成了远近闻名的乐器制作达人。 受外公影响,王新国自小与乐器结下不解之缘。早年,外公是村里的文艺队队长,擅长乐器演奏,耳濡目染中,他迷上了乐器演奏。12岁开始,天资聪颖的王新国在放牛时就常用树叶、芦苇等做成“乐器”,吹出悦耳动听的曲调。17岁那年,漳浦官浔芗剧团到村里演出,王新国趴在后台台下,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乐队演奏,精彩洒脱的演奏燃起了他参加剧团的欲望。后经举荐,他顺利进入了官浔芗剧团当演员。在剧团期间,王新国除了当演员外,还拜团里的吹笛师傅为师,正式走上了乐器演奏的道路。如今,王新国依然受聘于各民间芗剧团,四处参加演出,演奏各种民族乐器。 21岁那年,王新国从漳州广播电视报看到一则关于漳州木偶剧团的乐器制作大师郭黄彬的报道。看过报道,王新国当即只身赶往漳州木偶剧团找到郭师傅,表明了渴望学习乐器制作的愿望,乐于传承的郭黄彬师傅二话没说就收下这徒弟,并且毫无保留地将民族乐器的制作技艺传授于他,而王新国也一直跟在郭黄彬身边,直至郭师傅辞世。在跟随郭师傅学艺的近20年间,王新国学会了壳仔弦、大广弦、月琴、笛子等歌仔戏音乐四大件,以及二胡、六角弦、大广弦、月琴、三弦、北弦、洞箫、鸭母笛、唢呐等近20种民族乐器的制作。跟随郭师傅期间,曾有乐器商行欲与王新国合作,并承诺要包销他制作的乐器,但均被婉拒了。 郭师傅离世后,王新国回乡创办了自己的乐器制作坊,因他制作的乐器选材讲究、做工精细、音色稳定,受到了厦漳泉等地乐器爱好者的青睐,乐器经销商也纷至沓来,甚至台湾歌仔戏团也慕名前来采购月琴、鸭木笛等乐器,他制作的大广弦还曾远销英国。因技艺超群,闽南、潮汕等地的琴友也常把各种乐器送来让王新国维修或翻新。 2015年,在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的导演、国家一级作曲家江松民的精心指导下,王新国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打磨,制作出了能替代六角弦的中广弦和小广弦,以及能替代低音胡的低音大广弦,并用于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的日常演奏。 2021年,王新国又制作了一把重13斤,高1.32米,琴筒直径27厘米,筒长30厘米的大八角胡。这把八角胡是用从漳州淘来的拆迁房的老南洋木,经过多次改进制作而成。王新国说,这把大八角胡,估计是全省最大的,有人出高价收购,但他没舍得卖。 一把乐器的制作要花十来天的时间,经过选材、削、刨、刻花、打磨、上弦、校音等数十道工序方可出成品。但王新国一点也不觉得繁琐,他认为,能做出一件艺术品,过程是享受的。每完成一件作品,王新国总会自己先弹奏几曲。“听到自己制作的乐器弹奏出的悠扬乐曲,心里有一种成就感。”王新国自豪地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王新国的作坊里,制作乐器的工具应有尽有,有些是现代设备,有些是传统工具,有些是自制的工具,比如做六角弦、二胡的工具,很多是他自己研发的。对于制作乐器的材料选择,王新国极为挑剔:制作壳仔弦的椰子壳都是他亲自到漳州水果批发市场挑选的新鲜海南椰子果,然后请大伙喝了椰汁,再把椰子壳带回制作乐器;制作月琴、大广弦、琵琶等乐器用的梧桐木,也是自己前往龙岩、莆田等地区选购;其他名贵的黄花梨、酸枝木、小叶紫檀等各种木料更是精心挑选。王新国说,只有优质的材料才能制作出上好的乐器。王新国制作的乐器也因品质上乘,多次受邀参加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为展示自制的乐器及加工过程,王新国开通了“民族乐器制作加工王新国”的抖音号,在吸粉的同时也推广了自己的产品。 25年来,王新国究竟制作了多少乐器,他自己也数不清了,但他说,制作更多更好的乐器是他的毕生追求,他将坚守一辈子。 如今,王新国最大的愿望就是,争取成为民族乐器的非遗传承人,以自己的匠心为非遗传承尽点力。(陈建和)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