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打造“会呼吸”的“水弹性城市”

zz.fjsen.com  2023-05-16 09:36:43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何为“海绵城市”?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有“弹性”——下雨时能吸收、渗透和净化雨水,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因此,海绵城市也被称为“水弹性城市”。

近日财政部官网公布中央财政海绵城市建设示范补助资金2022年绩效评价结果,漳州市被评为A档示范城市。这是自2022年6月成功申报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漳州首次接受国家级检验。

首战首捷,漳州凭借的是什么?海绵城市建设给漳州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近日,记者走访相关项目部门一探究竟。

让城市会“呼吸”能“喝水”

五月的漳州一中高中部,满园郁郁葱葱。踏入学校,海绵设施随处可见。透水地面、植草沟、旱溪、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设计综合进行自然雨水滞蓄,花圃智慧化滴灌用水均来自这些调蓄空间,在发挥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等多功能的同时,实现水资源循环再利用。

“雨水慢排缓释、分散收集后,校园的路面不易积水,园区排水防涝能力有效提升,促进校园内的水绿景观与海绵功能设施有机结合,水质得到净化,热岛效应、地面沉降得到缓解,入目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漳州一中高中部师生们的眼中,海绵城市建设带来最直观的改变,是让校园从“脱水”变成“吸饱水”,内外滋润、分外“Q弹”。

而这仅仅是漳州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过程中,智慧整合城市雨洪资源、实现自然与发展协调并进的小小一隅。

围绕“规划引领,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示范先行,有序推进”三大基本原则,近年来漳州持续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及标准体系建设、海绵型项目建设、海绵全过程管控以及资金保障和督导考核。

“‘新建’以目标为导向,‘改造’以问题为导向,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推进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和改造,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住建局城建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漳州共投入71.7亿元,建成九大类251个海绵城市项目,在示范城市创建中漳州计划系统推进246个重点项目,海绵内容计划投资约37.5亿元,着力强化区域防洪体系、完善城市排涝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体系、打造绿色海绵社区。

海绵项目的“重头戏”之一便是安置房和老旧小区的“海绵化”改造。通过在屋顶绿化、透水铺装、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海绵设施建设中匠心独运,漳州推动安置房和老旧小区雨水吸纳、蓄滞和缓释功能不断强化,综合控制源头地块降污减排。“小区里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景更美了,绿植长得可好了,连带着空气都更加清新。”生活在这样能“喝水”、会“呼吸”的海绵社区里,不少安置居民直言幸福感和满意度就如同弹起的海绵球般“嘭嘭”上扬。

解群众之所难,漳州市将海绵城市建设融入棚改、旧改及背街小巷改造等工作中,目前已累计完成小区及单位海绵改造200余个,不少老旧小区沉疴数年的积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惠及居民40万余户。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我们的目标,是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是要让漳州这座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是要让老百姓在这里生活更加惬意和舒适。”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城市“通经”“活络”

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自然生态、自然水体、自然形态、自然连通、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自然深潭浅滩……4000多字的《漳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多次出现“自然+”词组,描摹的是这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在市风景园林中心主任林文斌看来,海绵城市不仅是一种形象的类比,更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期待城市能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如海绵般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建设也不是一个冰冷的目标,而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综合施策,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的转型:“一下大雨就不敢出门的日子已经过去。我们的目标,是让大雨淹、小雨涝、车辆熄火、行人涉水的场景不再出现在漳州市民的生活中。”

为了让城市“毛细血管”在雨季不涝不堵,漳州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内涝治理相结合,合理划分排水分区,结合水系分布及竖向标高,科学划分排水分区,疏浚连通河道水系,合理建设排涝闸站,增强水体滞蓄能力,实现涝能排、旱能补、日常能流动,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大海绵”。至今芗城、龙文两区共疏浚河道10条、总长度超100公里,铺设雨水管网558公里,完成内涝积水点治理15处。2022年漳州重点对九十九湾主港道实施海绵化改造,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技术手段,提升沿线慢行绿道品质、打造小型海绵主题公园,并实施了14个单元雨污分流改造,修复市区约16.5公里长的排水管网。

特别是在去年,漳州完成西湖调蓄湖体、湘桥泵站建设,市区三大流域排涝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我们在西湖生态园海绵滞涝区建设项目,采取草坡自然入水、植草沟、石笼、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透水铺砖等多种海绵城市做法,将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缓解城市内涝压力,也为鱼类的产卵创造条件,为鸟类、两栖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让栖居西湖的各种生物尽享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保证生物的多样性,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同生共长。”漳州西湖生态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碧水映春光,潋滟波纹激荡起的不仅是诗意和浪漫,还有这座临江环水之城竭力活络水脉、让水资源更好服务百姓的真挚努力。

不仅如此,漳州还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中,深入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消除、三整治、三提升”精准攻坚,削减面源污染,攻克河道淤积反复、暗涵难清等数个难题,对三湘江主渠上游、西洋坪溪、甘棠溪和九十九湾“闽南水乡”示范段等河段进行拓通改造,显著改善水体黑臭等情况。如今,漳州城市25条内河均已消除黑臭,部分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国家节水城市”等荣誉纷至沓来。

从“局部”示范向“全域”迈进

结合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22年漳州市主城区完成44个口袋公园建设,推进西湖、林涧、溪流、北仓等滞涝区公园,以及梧店支渠、九十九湾主港道等海绵水系建设,有效保护恢复城市蓝绿空间。

位于师院西路的口袋公园“春晖园”里,原有绿化带被改造为下凹绿地,导流机动车道的雨水进入下凹绿地滞蓄、净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打造出的趣石逐梦、芳草潺溪、花田小筑、繁花迎辉等景观小品,种满低养护易管理的本土涵水型植物,构建水绿交融自然空间。

九十九湾海绵公园原本为荒废的三角空地,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开发后,空地被改建为雨水公园,园区内设置了生态旱溪、湿地泡、雨水花园、雨水回用设施等,建成集休闲游憩与科普展示为一体的海绵公园,极大提升周边群众的幸福感。

“尽管口袋公园大多是‘点空间’,在城市景观中处于不起眼的位置,但是从使用频次和实际功用角度来看,口袋公园在漳州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漳华路北环城绿地西侧口袋公园参建方、福建省固佳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荣贵眼中,漳州城市口袋公园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与园林艺术手法相结合,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微循环”的又一创新之举。

从道路、社区到水系、片区,漳州的海绵城市建设版图从“局部”示范向“全域”迈进。

以目标与问题为导向,今年来漳州着力推进西湖、女排和湘桥湖3个重点片区海绵城市高品质建设:西湖片区以西湖、溪流公园等滞涝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水城共融”的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女排片区结合城市更新推进源头海绵设施建设及排水单元雨污分流,打造源头减排的示范;湘桥湖片区以上美湖、湘桥湖等湖体为核心,结合湘桥湖出江泵站建设,打造“蓄排并举”的排水防涝体系示范。

“聚焦到‘面’上,漳州从全市角度构建三级‘海绵’格局;聚焦到‘点’上,漳州‘海绵+’项目亮点频出。我们力争形成全过程管控、全社会参与、全市域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新格局,让绿色生态的城市‘大海绵’一步步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漳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实施意见》,到2025年,我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目标要求,并总结建立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体系;到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目标要求,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将取得更加明显成效。(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蒋水龙 黄小梅)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