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花甲 他从英语翻译转行设计logo
zz.fjsen.com 2023-11-27 08:34:58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杨奕,今年65岁,是个土生土长的漳州人,常年从事的是英语翻译。未承想,退休之日,他竟重拾昔日爱好,转行设计起了logo。 从英语翻译跨行到设计logo,杨奕的梦想是,身为“银发”一族发挥余热,创作出更多代表性的logo,助力家乡的文化宣传。 “年轻人会的事,咱也不逊色” 一位身手矫健的老年运动员一手握着乒乓球拍,一手高举着,蹲着马步正准备挥拍击球,上半身采用桔色和黄色渐变的线条,下半身搭配蓝色底色,镶嵌有水仙花图案,极具漳州特色元素又显朝气十足。这是杨奕近期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乒乓球俱乐部公益设计的logo。 “老杨,你真的很全能啊!不仅会写诗,乒乓球打得好,还会设计logo!”“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很‘卷’,我们这些老同志就不要‘卷’了吧!哈哈!”“老杨,你这个logo设计得简洁大方,明朗耐看,真不愧是专业的设计师!”……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市直离退休干部乒乓球友谊赛中,杨奕不仅在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乒乓球俱乐部公益设计的logo标识,也获得大家一致好评。 设计logo,这个在大家眼中普遍认为应该是年轻人做的事,却被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玩”得如此得心应手。杨奕笑着介绍道:“我粗略统计过,从2007年正式涉猎logo设计,至今我的原创作品已有1000多个,在全国乃至全球入围获奖累计两百余个。退休就不能让自己生活更精彩吗?不不不,年轻人会的事,咱也不逊色。” 机缘巧合 修个电脑找到新爱好 英语专业毕业后,杨奕一直从事的是与英语相关工作。什么原因让他接触到logo设计?这事得从20年前说起。 “当时我在一家大型公司担任英语翻译工作。2004年的某一天,我的工作电脑突然出故障,便请来技术部的同事帮忙维修。”杨奕回忆道,当时,技术部同事在修理过程中发现他使用的一款作图软件已十分落后,便把自己花重金购买的国外最先进作图软件分享给他。那款软件几乎是全英文的,不会英文的人根本看不懂更不用说使用了。可对拥有英语专长的杨奕来说,学会这款软件显然轻松许多。 这样的机缘巧合,让杨奕找到一个全新的业余爱好。“我从小爱好涂鸦,绘画方面有一定基础,业余时间就慢慢研究、仔细琢磨,发现这款作图软件非常好用,渐渐沉迷其中。也是在作图过程中,慢慢喜欢上设计logo。”他在朋友的推荐下,于2007年设计出一个医药类的logo,投稿至“创易网”。“我只是尝试一下,没想到居然入围,还获得1000元的奖金。”杨奕喜出望外,也是这次的好成绩,点燃了他对设计logo的热爱和执着。 “当时工作繁忙,家庭事务也多,业余设计的时间不多。主要作品都集中在这几年创作的。”2019年杨奕退休后,便开启疯狂的设计之路。“设计logo就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过程,刚接触的时候,要花很长时间构思,经常没有灵感。对现在的我而言,拿到一个题,我脑海中马上就有一整套体系开始运作。”杨奕告诉记者,要想设计出一个含金量高的logo,第一步必须深入查找这个城市、行业或者比赛背后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花足够多的时间去学习研究这些内容,再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物品或文字,最后融入创作中,或与线条相结合,又或适当加入一些具有活力的现代化元素。 创作已是日常 平常心看待成败 现如今,杨奕平均每个月都有三四个作品入围或者被选用。“一般情况下,我设计logo只需要一天时间,先用作图软件画出初稿,搁置半天左右,再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细节。”杨奕说,他比较尊重第一灵感,往往第一眼想到的,总是最满意的。 “设计logo这么多年,得过最多的一次奖金是5000元,那是一个国际马拉松赛事的logo征集活动。全球有近2000个作品投稿参与竞争,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可谓是不可思议。”杨奕笑着说,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全力以赴创作的作品最终得到采用,是对他极高的认可和鼓励。 不过,有时候也会出现自我满意的作品,结果却石沉大海的情况。“失败占大多数,平常心看待即可。我现在每天都在创作、投稿,设计logo已如同我的一日三餐。”杨奕坦言,“创作过程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才是我最看重的。我热爱这件事,无论什么结果都会让我感到快乐。” 近年来,杨奕还创作出许多公益logo,有赠送给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先锋志愿服务队、龙溪师范五连二排、澳大利亚漳州同乡会等单位组织,身边许多朋友也慕名而来“讨要”杨奕的作品,他总是热情应允,免费设计赠送友人。“大家喜欢我的设计,我非常有成就感。而且与大家交流过程中,也会给我很多灵感。希望未来能创作出更多有意义有代表性的logo,助力家乡的文化宣传、交流。”杨奕说。(记者 李润 通讯员 李青)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