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再“出海” 漳州非遗激“浪花”
zz.fjsen.com 2024-05-24 09:17:11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国有疆,文无界。闽南风,世界行。 今年来,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在中美建交45周年之际,“漳州闽南文化周”活动频频“出海”,架起沟通和友谊之桥,带着充满“闽南风”的节目相继走进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推进闽南文化世界交流与传播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今年的开放日以福建省为特色,是您绝对不能错过的文化盛宴。”日前,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社交平台发文推介中国驻美国使馆开放日活动的“精彩亮点”。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于当地时间5月4日参加华盛顿特区“环游世界使馆开放日”活动,举行主题为“海丝起点·清新福建”的开放日暨福建省推介活动,5000多名美国当地民众冒雨参加公众场活动。 在这场活动中,漳州文化交流团发挥了主力作用,带去了大鼓凉伞《金鼓迎宾》、布袋木偶经典剧目《大名府》、锦歌表演唱《水仙情缘》、书法表演《五福呈祥》及《龙腾福地》等节目,赢得阵阵掌声与喝彩。 “期待与您在漳州相见!”漳州市市长魏东向美国各界人士推介漳州的发展潜力和独特魅力,邀请美民众前来观光旅游、考察洽谈。他表示,400多年前,漳州月港就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美洲大航船贸易的重要起始港,无数中国瓷器、茶叶等商品曾从漳州月港上船,辗转到达美洲;改革开放以来,漳州与美经贸合作、人员往来愈发紧密交流:漳州和檀香山缔结友城已逾十载,约3万漳籍华人华侨旅居美国,漳州产的食品、家居、吉他等产品畅销美国。 文化交流对话,文明互鉴共进。在美国近一周的时间里,漳州文化交流团先后走进费城、弗吉尼亚、华盛顿、纽约等城市,参加庆祝福建省与宾夕法尼亚州结好15周年文艺演出、弗吉尼亚州布莱尔伍滋高中文化交流演出、世界使馆开放日文艺演出、纽约美食节、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9场次精彩的文艺演出和非遗技艺展示,让美国观众感受到闽南文化的无穷魅力。 福·见 ——福建,福见。既送去漳州旅游大礼包,又送去“福”文化文创产品,让美国友人领略了中国五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书法艺术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来自有福之地——福建人民的美好祝愿 福通五洲,四海传福。 送福礼,传真情。在中国驻美国使馆开放日活动现场,人潮涌动、人声鼎沸。抽奖活动瞬间引爆现场气氛,来宾踊跃参与、翘首以盼,最终三位来宾及其家人幸运地抽中了漳州全域五天吃住行全包大礼包,引发全场来宾欢呼艳羡。 “福”见美好,书法描摹,以笔会友促交流,翰墨丹青显芬芳。 使馆舞台上,漳州书画艺术家表演《五福呈祥》,挥毫泼墨间,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的“福”字跃然纸上,当身着明朝马面裙的女艺术家向观众展现“福”字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我们来自有福之地福建,这个‘福’字代表包容多元的‘福’文化,寄托了幸福、吉祥和繁荣的美好寓意,传递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理念,带来对美国人民的美好祝福。”漳州书画艺术家曹明福向观众介绍“福”字的寓意。 台上表演精彩不断,台下互动区亦热闹非凡。现场布置了书法体验、布袋木偶戏道具及中国农历龙年主题的涂色、剪纸等丰富多彩的参观和体验项目,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福”文化文创产品,吸引众多美国友人驻足欣赏互动。在书法体验区,美国友人艾瑞克拉手握毛笔一笔一划写出了“福”字,近距离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太神奇了,一个字竟有五种写法,且各具特色,呈现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美感。”艾瑞克拉感慨道。 交流对话,绽放灵感。只见美国友人瓦莱莉在红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曹明福稍加思索,随即画了一幅“梅开五福”送给她,并祝她幸福美满。“太感谢了!这么短时间内就画出这么美的作品,太棒了!”瓦莱莉高兴地说。 送福字,送祝福。接过工作人员送上的“福”字,英语语言教育博主Andrew Cap说:“很开心,我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大的福字。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中美人民多沟通、多交流。”而另一位博主马思瑞,则一手拿着自拍相机,一手拿着“福”字,现场拍起了短视频。“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我要把他拍下来,分享给我的朋友。”马思瑞说。 传播“福”文化,乐享“福”文化。“在这场福建省推介活动中,漳州出力也出彩,我们感到很自豪。”漳州市艺术馆馆长戴秋玲说。 偶·像 ——小木偶,大世界。美国观众对漳州布袋木偶并不陌生,近年来通过线上活动多次了解,但现场观看漳州木偶活灵活现的表演,依然感到惊喜不断,惊叹不已 顶缸、耍盘、耍棍、舞狮、刀枪对战……在弗吉尼亚州布莱尔伍滋高中文化交流演出现场,漳州木偶表演艺术家十指翻飞间,将布袋木偶生旦净末丑技巧展示得淋漓尽致,精湛技艺令在场师生看得目不暇接。 “非常壮观,非常精彩,小小的木偶在演员手上显得轻巧灵动。”布莱尔伍滋高中学校校长希拉·阿尔扎特高度赞赏漳州木偶表演,并表示有机会会带着学生到福建交流,进一步领略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 第一次观看木偶戏,近200名布莱尔伍滋高中学校学生觉得既新奇又有趣,惊呼不断,现场嗨翻天。“这个角色是干嘛的?”“这个扇子怎么打开?”“这么多动作你都会记住吗?”……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连连发问,艺术家们一一耐心解答,并现场教学。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拿着一头狮子,兴奋地回到同学当中露了两手。 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艺演出活动现场,木偶表演持续火爆。当艺术家用手指操控木偶做出伸脖子、脱帽、踢腿、洗脸等动作时,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Andrew Cap也现场体验了一把操控木偶的乐趣;“布袋木偶艺术太棒了!而让我着迷的是,只有亲自体验了你才知道它有多难。当我亲自体验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它有多神奇。” “再次到美国演出,非常激动,意义非凡!”第三次到美国演出的漳州布袋木偶表演艺术家陈黎晖表示,布袋木偶戏是文化交流的桥梁,美国朋友通过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可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直观地感受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音·乐 ——音乐,心悦。哪里有音乐,哪里就乐融融。闽南味的曲艺在美国唱响,圈粉无数,以其独具特色的音韵引发共鸣,愉悦观众 当国家级非遗携手国家级非遗,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5月2日,在庆祝福建省与宾夕法尼亚州结好15周年文艺演出现场,伴随欢快的曲乐,福建省歌舞剧院、漳州艺术学校、芗剧团的艺术家们以大鼓凉伞《金鼓迎宾》热闹开场,鼓声艳伞震撼人心。随之,从台上走到台下,在铿锵有力、欢乐明快的鼓声中,男演员边舞边击打胸前背着的蔡福美鼓,动作矫健潇洒,女演员则手持彩伞,应和着鼓声边舞边旋转彩伞,瞬间将喜庆热闹的氛围拉满。 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大鼓凉伞第一次走进美国,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吸引美国观众。“大鼓背在身上敲打,有别于传统中国大鼓放于地上敲打的表现形式,一下子就勾起了观众的兴趣。”漳州艺术学校校长张怡涛表示,大鼓凉伞带有典型的漳州地方特色,美国观众借此进一步了解了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演出现场,漳州艺术家们还为观众带来了极具特色的锦歌曲艺、舞蹈、布袋木偶等节目;费城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倾情演奏了《绿袖子》《小夜曲》《茉莉花》等乐曲,奏响了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美人民友好的动人乐章。 同样是首次亮相美国,国家级非遗项目漳州锦歌亦火热出圈,以其柔和抒情的曲调俘获了美国观众的心。 以歌会友,以曲抒情。在布莱尔伍滋高中文化交流演出现场,漳州表演艺术家手持月琴、拍板、杯子、碰铃等乐器,边弹边唱边表演,讲述“凌波仙子”漳州水仙花与九龙的爱情故事,展现闽南人勤劳、善良、勇敢的品质。 “这是一场美好的听觉与视觉的盛宴。”不少学生被锦歌边弹边唱边演的演出方式所吸引,并对杯子当乐器甚是好奇,纷纷围着杯子观看。校长希拉·阿尔扎特说:“很稀奇,很有趣,两个杯子碰撞竟能发出如此清脆的声音,相信艺术家下了不少功夫。” 音乐于无形中,传递文化精髓,彰显文化自信。“很荣幸有机会参加这次演出,很开心我们的表演深受美国观众欢迎。”漳州锦歌表演艺术家陈瑞真说,希望通过漳州锦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曲艺,让美国朋友进一步了解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闽南文化,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闽南日报记者 刘婧)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