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六年 闽师大台湾教师李姿莹收获满满
zz.fjsen.com 2024-08-26 08:50:04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秋季开学在即,台湾教师李姿莹结束假期,从高雄顺利返漳。她一回到闽南师范大学,就投入到认真的备课中。接下来的这个学期,她除继续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外,还将带研究生。 六年前大约这个时候,从台湾成功大学博士毕业的李姿莹为爱赴闽南师范大学任教,从此,“春风化雨”的志业因为有了爱情、亲情的加持而多了“砺志、笃行”。 栖居漳州,落地生根。李姿莹开展田野调查、探访历史遗迹、追溯文化根脉,徜徉在闽南民俗、戏曲的文化里。“站在闽南,纵横古今,心怀一衣带水同胞情,闽南的子,爱拼会赢,勇敢向前唔免惊……”去年,她为闽南师大65周年校庆而创作歌曲《芳华》,将自己“缘分牵引,跨海筑梦”的故事写进歌词。 “我们的家就挨着学校,每天从窗棂就可以跟学校道早晚安。”李姿莹感慨日复一日,时节如流,转眼自己竟“登陆”六年了。 六年收获的点点滴滴,电话里“一时难以尽言”。李姿莹邀记者座谈,地点便选在学校附近的一幢楼房里。 跨界·成长 门开了。记者愣了下,又问了句:“李老师在吗?” “我就是。”他答得干脆。 发现记者有点囧,他随即补充道:“我是李志章,是这里的负责人。我们的工作室最近刚从平和县城搬来芗城。您是?” 原来,此李老师非彼李老师。 记者不好意思地说明来意——找的是李姿莹老师。 “她在那一间。”李志章微笑地带记者过去。 终于,记者落座,面向两位同属台青的李老师。茶香氤氲中,李姿莹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登陆”六年来的“芳华”。而李志章则绅士地泡茶、递茶、添茶,偶尔参与互动两句。 李姿莹是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志章则是一名建筑师,是漳州翔翼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两位“隔行如隔山”的李老师是怎么“搭上”的?记者直觉其中有故事,访谈便由此切入。 2021年,已在闽南师范大学任教三年的李姿莹应邀录制“四百年闽台讲你知”视频节目,讲述雾峰林家的故事。“12集视频一路做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雾峰林家成了我最熟悉的台湾五大家族之一。”翌年,李姿莹参与漳州涉台文物研究,“恰巧,雾峰林家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块。” 2023年底,平和县启动迁台记忆馆建设。迁台记忆馆由埔坪村的思永楼改造而成。埔坪村是台湾雾峰林家的祖籍地。作为项目负责人,李志章格外用心,以至于村里很多人误以为他是雾峰林家的后代。这时,李志章托朋友联系上了李姿莹,希望她能牵头创作歌仔戏剧本,将雾峰林家历史搬上舞台。 不仅同姓,且都来自台湾高雄。李志章、李姿莹感叹缘分奇妙,就像是没有血缘的兄妹一样。“我们发现可以一起做的事情还很多。两人专长不同,兴趣相仿。”李姿莹说,“我负责把点子想出来,志章哥负责落地。” 今年7月,李志章将翔翼工作室迁至芗城,即为李姿莹设了一个工作的单间。接下来,两人将合作参与一些漳州乡村文化IP的打造。 “登陆”这些年,李姿莹越来越信做事讲缘分。“缘分就是你赶上了,命运很自然地推你顺势而为。”于是,她频频从校园走出,探索自己的“斜杠人生”。“主动跨出去,我才发现自己想做的都可以实现。做文创,做设计,做活动策划,甚至歌曲创作。其实,只要你愿意,就不要限制你的可能。你未必做得完美,但要努力去做到。”李姿莹说。 “做”并不意味着硬扛。“这些年我的体会,就是事情的某个环节,往往涉及一些专业领域,自己不会的要跟别人合作,借助团队,发掘潜力,成就自己。”李姿莹以歌曲创作为例谈体会:“除了写好词,谱好曲,后期的制片、混音、录音,都需依靠专业的人来完成。合作中总能擦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从2020年助力抗疫的《等待花开》,到2023年献礼闽南师范大学建校65周年的《芳华》,一首首歌曲的创作过程都让李姿莹结识新的合作伙伴,进而收获友谊,“像蔡鹤立老师、陈思文老师、林智老师等,本来都不认识,通过合作便成了好朋友。” 师者·匠心 作为教师,李姿莹的本职绕不开“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台湾教师,李姿莹也一直以闽南文化为窗,致力建立两岸之间的文化联结。 李姿莹加入闽南师范大学教师团队后,主要教授有《小说写作》《戏曲研习》《民间文学》《闽南民俗》等课程。 《小说写作》是大课,台下常常有超百名的听课学生。“名字不一定对得上,但每张脸我都有印象。”上这门课,李姿莹有时会追忆大学的时光,“大学时我们在进行翻转课堂的实践,老师让文学系的同学尝试各种能力的培养,把文学化为各种可能,我们需要学习编剧、游戏脚本设计、演出、拍摄、剪辑、文案创意等等。这些经验如今成了我课堂发挥的素材。” 张爱玲的《金锁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白先勇的《台北人》……借着一个个作品载体,李姿莹分享着自己的文学鉴赏,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作,同时也让更多人真切地触摸到海峡两岸文学的传承脉络。 《小说写作》课后的作业除了一些练笔,还会有拍微电影、做文创等好玩的DIY。“学生兴味盎然,前不久有女学生根据张爱玲小说里出现的一些颜色描述,设计出了眼影的文创产品。”李姿莹说。 “以前当学生,为自己;现在当老师,为他人。”李姿莹说“登陆”从教后,随着角色的转变,她愈发理解所谓的“为师者,惟匠心以致远,当臻于至善”。 身为闽南师范大学歌仔戏社团的指导老师,李姿莹常常带领学生一边学习漳州的历史、民俗,一边创作剧本。 “因为在漳州,就写有关漳州的剧本。我们需要为这片土地做事情,让我们的创作能承载更多文化与乡土价值。”在创作剧本给学生演出的时候,李姿莹认为该思考的不一定是剧本要多完美,而是学生需要什么剧本。 “当你从师者的角度去创作,那就得俯下身去和学生沟通。”李姿莹写剧本或排戏,会融入更多年轻化的表达,与当下生活产生更多关联。安排角色,她会综合考量具体学生的性格、才华,让每个人出演适合自己的角色;编排演出,也会根据学生自身能力适度调整。 “毕竟不是专业科班的训练,学生排戏更多是出于兴趣,让学生学得会比学得好更重要。例如有的学生唱得不好,我就尽量缩短唱的部分,改用说的、演的;有的学生唱得好,我就尽量安排唱词。”李姿莹认为这样才能在社团性质这种有限的条件下,让学生最大程度地独立演出、自我成长。 随着《开漳圣王传奇》《保生大帝传奇》《九龙江与水仙花》等一系列歌仔戏作品的出炉,歌仔戏剧社团人数从最初不足10人增加至60人。“歌仔戏是全国300多个剧种之中,唯一在两岸共生、相互激荡传承下来的戏剧。可以说根在大陆、起于台湾、流传在两岸。”李姿莹说,“学生愿意接触歌仔戏,我很乐意为他们打造适合的戏,搭建适合的舞台,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情怀·认同 如今,李姿莹已融入漳州的生活,耳边是熟悉的乡音,身旁有支持她的爱人,还有两岁半又乖又可爱的女儿。 昔日跨越海峡的爱恋已相守成亲情,然而“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2013年的那个夏天,拜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所赐,我认识了我先生。他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有礼貌、诚恳,还带着一点点木讷。我记得有天在云霄开漳圣王庙,外面下着大雨。我们在庙里聊天。他说他家在诏安,离这里不远,邀请我去诏安玩。我口头说好,心里想怎么可能去。”李姿莹笑道,“谁能想到,我最后成了‘诏安媳妇’。冥冥之中或许是开漳圣王牵的‘红线’吧。小时候,我家附近的那座凤山开漳圣王庙可是台湾最大的开漳圣王庙。” “感谢漳州给予我的各种平台,能让我将自己的研究领域与两岸闽南民众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去印证割不断的文脉。”这些年,李姿莹没少推介漳州:参与央视《寻找两岸同名村》节目的录制,带两岸观众走访漳州客家人聚集地诏安县和台湾中部客家人聚居地云林县诏安移民村落,解读两地之间的文化同源性;参与漳州涉台文物研究,“漳州的涉台文物是全国数量最多的。” 近期,李姿莹打造了一个名为“民俗的房间”的视频号。十期闽台民间故事解读已拍好,正在后期制作。“如虎姑婆的故事,视频里我会讲它属于什么故事类型?大人说给小孩子听,背后有什么意义?考证它从哪个朝代开始流传,流传中有些什么衍变?”李姿莹说。 今秋开学后,李姿莹将开始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华文化传播。“从闽南文化到中华文化,那是更宏阔的视野。我当有更高的追求,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李姿莹说,“让两岸同胞的灵魂得到华夏文明的滋养,感受文化共鸣是我们文化研究者永恒的课题。”(闽南日报记者 黄舒哲 实习生 庄海心)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