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向“新”而行
zz.fjsen.com 2024-12-15 09:26:06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记者走进长泰鸿森蛋鸡养殖基地现代化鸡舍,只见“层叠式”笼养设备一字排开,一只只蛋鸡在干净舒适的“阁楼”觅食。时不时有鸡蛋滚进收蛋槽,搭乘中央集蛋流水线直接进入鸡蛋库,为装箱上市做“准备”,而鸡粪则通过传送带“一键输送”到鸡舍旁边的发酵塔,转化成有机肥。 该公司引进德国全自动化养殖设备,在智能化系统的助力下,基地产蛋率约为97%,鸡蛋产品品质提升10%,年产蛋效益提升15%。由于对营养原料科学搭配、对饲养过程精准把控,该公司所产出的蛋,黏稠度高、营养丰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在这里,一栋占地约2.67亩的现代化鸡舍可养殖10万只蛋鸡。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一只蛋鸡一年约产蛋19公斤-20公斤,按目前市场行情,一公斤鲜蛋均价按10元算,一栋鸡舍鲜蛋产值达2000万元,外加有机肥产生的效益等,亩产值可达800万元。 向“新”而行,以“质”取胜。这是漳州在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力推广集约现代高效生态养殖模式,提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亩均效益的生动实践。 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是漳州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今年来,全市10个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配套出台35项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一县一园多区”多业态、全链条融合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种养加一体化项目131个、总投资119.65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33亿元,已完成投资29亿元,已投产项目35个。 坚持产业立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围绕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选准“土特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培育行动,构建“一园一特”发展格局。如,漳浦县以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石榴填鸭肝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云霄下河乡(杨桃)、长泰区岩溪镇(肉鸡)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南靖县肉鸡产业园列入2024年国家肉鸡产业集群项目。 坚持机制活园,探索联农带农模式。漳州市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等形成紧密型协作关系,将零散的种植户、养殖户组织起来,纳入产业链条共建共享体系之中。以芗城区天宝镇田寮村栽培秀珍菇为例,一间24平方米的“移动智慧菇房”每年可增加农户收入七八万元。该模式既实现“不固化、灵活可移动”的空间高度利用,又利用农村的闲余时间、闲杂土地、闲散劳力,解决农村“三闲”问题。“移动智慧菇房”的实践做法获评“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这是我省设区市唯一入选的案例。 坚持绿色强园,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漳州市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切入点,积极推广全过程资源化利用循环模式。实施农药替代专项行动,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施肥、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提升科学施肥施药水平。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9.2%,资源化综合利用率居全省、全国前列。南靖、云霄分别列入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坚持科技兴园,推进科技集成创新。漳州市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技术需求清单,与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专家服务团,开展专业技术服务。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挂钩服务,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强化“五新”引进、示范和推广,累计建立优新品种基地453个,辐射带动全市主要农作物、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提升至98.6%和98%。 新质生产力正通过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创新驱动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发展。一组数据显示,产业园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居全市先进水平,单位面积产量比平均高10%以上,生猪、肉禽出栏率比周边同类企业高10%以上,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所在县区平均数高10%以上。 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漳州市从做强产业、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健全机制等方面发力,一个个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条延伸、资源要素集聚、联农带农紧密的产业园,正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记者 吴静芳 通讯员 陈永贵)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