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去哪儿了?探寻漳州花展背后的故事
zz.fjsen.com 2024-12-19 09:25:3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春赏香兰夏观荷,秋舞金菊冬水仙。今年来,漳州每月都有主题花展举办,姹紫嫣红活跃一年四季。不少市民好奇,谢幕退场后,参展鲜花会去往何处?如何处置?近日,本报记者跟随撤展“花队”,一探鲜花离开后的“转型”道路。 残枝作肥 精品新育 “剩花”迎新生 12月10日上午,位于市区四季花海公园的“菊影流光·逐梦金秋”第十届漳州市菊花品种展,在历时1个多月的展出后圆满落幕,撤展车队工作人员正将逾7万盆花卉有序搬运上车。彼时被定格在无数观展市民镜头中的绚丽花田,如今只剩枯萎凋谢之姿。 撤展车辆驶入位于高新区林下林场径口自然村的漳州市品种菊培育基地,满车花卉倾倒成小山,花农从中快速取花、脱盆脱土。 “我们按普花和精品两类分开处置这些撤展花卉。”基地负责人、高级技师高宝生表示,参与布展的普通菊花,少量会被运回基地集中堆放沤肥,用作育花生产基质,大部分会由第三方公司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置;对于精品菊,则会从每个参展品种中留取两至三盆植株壮硕健康的,作为基地母本用于扦插繁育。 记者在基地看到,经过精心挑选的百余盆精品菊被花农插上红色号牌,整齐码放在平板车上、运入大棚,按品种、花型归类摆置。花牌上“盘龙银浪”“唐宇春涌”“桃林飞絮““瀑水流冰”“懒梳妆”等雅致名字,与或鲜红、或鹅黄、或粉嫩的花儿相映成趣,在冬日暖阳下格外耀眼。 高宝生蹲下身子,同养护工人悉心为新到的菊花剪去枯枝和多余叶片。经过一个多月的展览,不少菊花已经枯萎凋谢,而有的依然花大色艳。“我们从中优选出茎秆粗壮的健康植株,将枝叶剪至10至30厘米后浇水施肥,让植株养分更加集中,方便培育新的脚芽。”高宝生介绍,在精心选育性状后,作为母本的“种子选手”经过三个月左右时间将再次长出新芽,切枝水培出根后便可扦插进营养丰富的塘泥里,重新孕育开花。 赏菊常在秋季,但今年新育的花芽在明年四五月方能迎来首个花期,待花苞凋谢再次自然长芽开花则需数月甚至一年之久。为了让市民能在十一月菊展如期赏花,也为了花卉在展期迎来最佳品相,基地不仅要及时抹芽控肥,还要按需调整日照长短,确保早花晚开、异花同开。 “今年初基地从原芗城区南山路的老棚迁至新址后,种植面积扩大至10亩,保有优良菊花品种300余种。此次花展展出的‘金龙腾云’‘天下一品’‘江枫渔火’‘桃花仙子’等精品菊均为漳州基地自主培育的特色品种。” 高宝生说,为了让市民每次花展都能看到不一样的花姿,基地不仅会从江苏、山东等地引入当年的特色精品,还积极组织漳州本地花农、花企与省内外高校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精品培育。 “在我看来,撤展后的花没有‘消失’,而是迎来‘重生’。残枝作肥、精品新育,在新一年的花展上再次亮相,为漳州花卉产业发展和田园都市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高宝生说道。 从“买花”到“租花” 腾资源育新种 事实上,早年间漳州花卉展的“剩花”也经历过无处安放的困境。 “当时漳州花展的氛围类普花主要是集中采买,撤展后需要大量的土地空间进行临时存放,还需要安排养护工人进行管护和处置,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市风景园林中心副主任刘益忠介绍,近年来漳州市开始探索采用政府服务类项目招投标的方式进行“花卉租赁”,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竞标,进行集中供花、设计布展和撤展回收,园林中心管理的品种菊培育基地和三角梅培育基地负责本土精品花卉供给。这样,既可以保证展会花源充足、节省购花开支,又可以避免土地空间和人力成本的浪费。 2024年漳州市园林特色展览项目公开招标的中标单位是福建大农景观建设有限公司。记者走进该公司苗圃,只见撤展花卉已脱盆脱土,集中堆放在无害化处置区,场地一侧整齐叠放着不同规格大小的花盆。 “回收后的‘剩花’需分类处置。对于可二次利用的花卉会通过换盆换土、修剪杀菌等方式重新培育,不可利用的花卉如果还新鲜,则会把根系、叶片、花枝一起堆肥发酵,其中的植物有机成分可以生产出高质量有机肥,改善花卉种植土壤的同时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若花卉已腐烂严重、有病害,则会把剩花残枝连着原土一起焚烧热解,将杀菌后的残渣和新的土壤均匀混合,铺在苗圃花地,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温性和透气性。”公司项目负责人沈巧玲介绍,目前苗圃有20余亩种植用地、1万多平方米培育大棚,布展所需普花一部分是苗圃自有品种,一部分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采购,展后均及时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环保利用。 “第三方企业的介入,也推动花展向‘低碳办展’转型。”在市风景园林中心园林科研所负责人兰子军看来,鲜花是高损耗品,花期一过就会迎来衰败,特别是在持续月余的露天展出后,普花回收时可利用率直线下降,这样的情况下“买花”办展不仅会让成本变高,对本地从事精品花卉种植生产的相关产业也没有太大激励。改成“租花”后,大量氛围造景普花由企业承担,精品花卉则由政府下属的种苗基地优选提供,从而将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精品培育中,有利于提升本土园艺自主研发的积极性。 走进位于龙海区九湖镇的漳州市三角梅培育基地,兰子军带着记者来到种植大棚,上个月从“盛世华章·五星闪耀”漳州市三角梅展撤回的“椰子冰”“热火桑巴”“银边雪紫”“红樱蝶”等150余种精品三角梅,在基地控温控湿智慧管护中依旧花团锦簇、葳蕤绽放,为即将到来的年宵花展做好准备。 兰子军说,历届花展筛选出的品种,如今正在漳州基地及周边花农的一些苗圃里继续“升级”,为漳州市打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作铺垫,也与漳州的园艺产业充分对接,引导从业者培育、销售更多受市场喜爱的“有人缘”的花草。 “撤展后的花草,除了培育、焚烧等分类处置外,还会优选出其中生长状态良好、‘续航’时间更长的多年生景观植株,安置在城市绿道、公园绿地等各个生态节点上,成为漳州城市绿化花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益忠认为,办展不仅要节约、环保、高效,还要注重撤展资源可持续利用,在勒紧裤腰带、过好紧日子的同时,让花展不再是只有进公园才能欣赏到的限定版风景,而是市民游客不经意间就能遇见的惊喜,真正让园中花展变成全城花事。(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郭静娟 周珊珊)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