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干劲 八闽争春
zz.fjsen.com 2025-02-06 08:50:10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一年之计在于春。 2月5日,春节开假第一天,我省各地干部群众迅速转入工作状态,收心聚力,奋勇争先,全力复工复产。 八闽大地,争优争先热潮澎湃:厦门火炬高新区同翔高新城的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跑出“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加速度;罗源县抓住宁德时代罗源新能源基地落地契机,打造“龙头带一链,一链成一片”新能源产业生态圈;漳州召开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争先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连续5年开展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竞赛,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放松…… 补链条、强龙头,再上台阶 挖掘机挥舞长臂,翻斗车往来穿梭……迎着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的暖阳,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同翔高新城的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规划产能30GWh,百亿级项目开足马力,“跑出”厦门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的清晰版图。 近年来,厦门市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将新能源产业列为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氢能和储能列为六大未来产业之一。目前,厦门已集聚宁德时代、中创新航、海辰储能等一批新能源头部企业。作为新能源产品的心脏部件,福建省锂电池出口连续18个月居全国首位,其中,全省超过90%的锂电池从厦门港出口。 位于罗源湾北岸的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与宁德市蕉城区仅半小时车程。立足地理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罗源县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链,与绿色冶金形成“双龙抱珠”产业发展格局。2021年以来,该县相继引进福蓉源、东恒新能源、丸顺汽配等涵盖原材料、结构件、电池管理系统的新能源产业链配套项目29个,总投资115亿元,推进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 5日上午,在位于罗源县的福建丸顺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焊接生产线已投入生产,机械臂挥舞不停,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运输车忙着装卸货物……“开工第一天,员工们热情饱满、干劲十足,用红火的开局迎接春天。”该公司制造部部长苏明葵说。 1月2日,福州市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罗源县与宁德时代进行罗源新能源基地项目投资合同签约。宁德时代罗源新能源基地项目选址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占地面积约900亩,新建年产能约40GWh新能源电池生产线。该项目落地,将成为罗源县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链主,带动新能源电池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打造福州北翼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将以宁德时代罗源新能源基地落地为契机,打造‘龙头带一链,一链成一片’新能源产业生态圈,拉动福州全市绿色冶金、新材料、机械制造等关联产业快速增长,助力我省打造高端动力电池先进制造业集群。”罗源县副县长黄国安说。 抓生产、赶订单,火力全开 工业稳,经济稳。 5日,在三明市建宁经济开发区,不少企业正铆足干劲赶订单,全力冲刺开好局。 “工人已基本到位,一季度的订单排满了,春节期间就有客户在催单,车间内人员和设备处于全面运转状态。”福建云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立介绍,公司计划投入1.25亿元开展技改扩建,项目建成后,预计产能可提升50%。 友力特(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焊接、喷漆、切割……各工位上都有工人忙碌的身影。“开工第一天,复工率100%。今年我们计划再增加一条生产线,力争实现5000万元的年产值。”公司综合部负责人罗林香告诉记者,订单已经排至6月,公司正持续招工,同时加班加点生产,保障市场需求。 为助力开好局,建宁县组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小分队,深入一线指导督促企业科学制定复工复产方案,提前开展设备检修、人员招工、原料储备、安全教育等前期工作,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指导,帮助企业享受各项优惠政策,降低运营成本。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在漳州市古雷石化基地,“烯烃-塑料”“芳烃-聚酯”两条千亿级产业链筋骨愈发强韧,上下游企业齐心协力开新局。 “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异常!不管是味道、声音或者是震动,哪怕是温度或者状态出现差异。”5日上午8点半,古雷石化公司EVA装置现场,工程师齐贺在现场巡检。 “叮咚!”古雷石化公司商务部工作人员刘远亮的手机响起新订单提示音。原来是一家高端鞋材企业追加乙烯-醋酸乙烯树脂(EVA)USI-629产品订单。“产品不够卖,都快脱销了。”刘远亮难掩喜悦,“通过优化工艺,USI-629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可靠,满足高端鞋材制造需求。” 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是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合作项目,在古雷石化园区共建设9套装置。其中,光伏组件原料产品EVA效益显著。 “以往,我们的EVA原料需从外省购入,每吨船运成本约200元。不久前,海泉化学公司落户古雷石化基地,从古雷石化公司购入乙烯为原料生产醋酸乙烯,再将产品返销到古雷石化公司,填补产业链空白,降低生产成本。”刘远亮告诉记者,春节假期至今,古雷石化公司的EVA产品生产火热,海泉化学公司的醋酸乙烯生产线也保持全线满负荷运行。 谋项目、抢先手,争先进位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即是决战。 开假第一天,漳州召开持续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争先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连续5年开展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竞赛。 在中沙古雷乙烯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古雷石化基地热电联产项目现场,机械声阵阵轰鸣,工程车来回穿梭。“一期项目主要围绕1^#机组油系统改造开展施工,二期项目重点放在主厂房、材料库、圆形煤场的建设上。”古雷热电公司副总经理葛建春介绍,按照当前进度规划,一期项目1^#机组预计3月投产,二期项目预计明年投产。 同样繁忙的景象出现在福海创公司多个在建工程项目现场。在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AGO吸附分离和重芳烃轻质化装置、管廊工程、公用工程、中心控制室等施工现场,500多名劳动者接连奋战,忙着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管道焊接等工作,全力以赴跑出建设“加速度”,持续刷新“进度条”。 为破解春节后复工复产用工难题,漳州未雨绸缪,早在2日便组织古雷石化、三宝钢铁等重点用工企业赴云南楚雄开展“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大型招聘活动,提供近千个岗位,涵盖生产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涉及普工、技术工、销售等众多工种。 “往年节后常出现用工短缺,今年我们提早一步,主动前移战线,把招聘会开到劳动者家门口。”漳州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提前对接当地人社部门,运用大数据筛选匹配技术工种,实现“招工地图”精准导航,让楚雄富余劳动力资源与漳州“9+5”产业集群需求精准匹配。 目前,漳州储备省外劳动力5000余人,为重点项目节后复工提供有力保障。 在闽北山区,为尽快复工复产,大家都铆足了劲。 5日,位于延平区炉下镇的博源智能井盖精密铸造项目正式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2.04亿元,总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研发车间、生产车间、原料车间和成品车间等。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额1.5亿元,并提供100多个工作岗位。 “当地党委政府很关心我们的发展,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比如施工许可证办理等,他们都及时帮忙协调解决,使得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公司总经理林秋华说。 “我们切实把‘抓项目、促投资’工作落到实处。目前,一季度共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36.1亿元,涉及工业经济、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延平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延平区在建的省、市重点项目中,5日前复工率达72%,预计12日前所有省、市重点项目全面复工。(福建日报记者 苏益纯 王帅 陈欢欢 廖丽萍 许可欣 通讯员 詹照宇 李筱悦 陈震)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