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建设:“小青梅”打造联农带农致富“大产业”

zz.fjsen.com  2025-04-24 11:01:2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诏安建设乡通过直播带货来促进青梅销路

东南网漳州4月24日讯(本网记者 沈文栋 通讯员 陈嘉玲 文/图)眼下,在素有“中国青梅之乡”的漳州诏安县,迎来了青梅的采摘旺季季节。近日,在诏安县建设乡兴港社区的梅林中,放眼望去,只见青梅树上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林中随处可见的都是果农忙碌的身影。

“大家都攀枝、爬树徒手摘梅,每天可摘约300斤,一斤能卖2块左右。”果农陈先生正打包着刚刚采摘下来的青梅,准备送往收购点聪宝网络销售有限公司,他的这批青梅果型饱满,主攻电商市场销售。

记者了解到,聪宝网络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名叫沈晓聪,其父亲是诏安建设乡兴港社区发展促进会的会长沈少群,受其父亲的影响。2022年,沈晓聪怀揣着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愿景,回到家乡诏安建设乡,成立了该公司,成为一名“新农人”。

在“直播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沈晓聪最终选择了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来扩大当地青梅的销路。

据了解,聪宝网络销售有限公司采取的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即将本地特色产业与电商产业融合对接,让小农户零散种植逐步发展成为合作社种植生产、市场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组织形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能够帮助农户将青梅销售往本地市场,还通过电商平台和“订单式”销售方式,打通线上销售渠道,促进果农增收致富。

由于该公司采用现摘现卖的形式,隔天就能发货,加之本身青梅果子品质佳,后台管理、收购、调配等环节又实时跟进,现在沈晓聪的直播间平均一天的青梅销售量大概有2000到3000斤左右,顾客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其中还包含了大部分的回头客。

刚采摘下来的青梅

“我们所收购的都是精品青梅,有3斤装,也有5斤装的,大小、品种各异,价格自然也不一样,我们每天直播8小时,正常情况下,直播间人数会有四五百人,销量最好的时候曾在两小时内卖出上千单,我们也会在直播间向观众介绍青梅的相关知识,比如哪种可以用来泡酒,哪种适合直接食用等。”沈晓聪介绍道。

如今,在诏安建设乡,直播带货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就业,还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有效解决困扰当地果农的滞销难题,让积压的青梅有了新的出路,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让周边几十户农民实现了年均增收上万元的愿望。

从“流量变现”到“信任变现”,从“单次活动”到“长效机制”,直播不仅是销售突破,更是诏安建设乡探索出可持续的助农路径。

据悉,目前建设乡正以数字技术重构为农服务链条,后续建设乡将不断探索创新销售模式,继续加大对电商产业的支持力度,深化“直播+特色产业”模式,让更多优质的特色产品“出村进城”,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农户不再因为销路而发愁,让农户实现“以前发愁卖不动,现在担心不够卖”的愿景。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