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秀与空灵的呼唤——庄毓聪的花鸟画简析

来源:东南网 | 作者: | 时间:2015-04-14

 

《隽秀与空灵的呼唤——庄毓聪的花鸟画简析》文/高鸿

东南沿海惠安,既是石雕故里又是木偶之乡,民俗文化十分浓郁。庄毓聪先生出生在这里。艺术之梦也在这里萌发。之后,他考上工艺美院。按理说他应当走工艺大师之路,然而,他没有。带着乡愁,带着与生育来的艺术情节,他踏上了中国水墨画的漫漫征途,带着三十几载的笔墨生涯与坎坷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的艺术高度,如今,庄毓聪先生已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协副主席,漳州美协主席等。显然他的艺术人生已经进入了春华秋实的黄金季节。

庄毓聪先生以他恣肆横溢的大写意花鸟画跻身高手如林的中国画坛。

 

双鹤图 40x40cm 纸本 2008年

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又是无限凄美的艺术之路。

首先是抉择的果敢。我们知道,敢于问鼎花鸟画且大写意泼墨花鸟画一途者。虽不乏其人,但成功者寥寥。古往今来又造诣的花鸟画大家屈指可数。

从黄筌与徐熙的花鸟画说起。五代的“黄家富贵”与南唐的“徐家野逸”开始出现独意其趣的中国花鸟画个性化面目。如果说的审美与取法上,庄毓聪先生便有了理性的心仪。黄筌的绘画表现手法是以先勾勒后填彩的方式,完成艺术本体的雍容,徐熙则相反,他的笔墨中包含了造型与挥写的意趣,虽然为物象所囿,但带着镣铐跳舞居然也风姿绰约。庄毓聪先生便倾向与后者,倾向于放旷超逸的心路追寻。

宋代的花鸟画一度繁荣。除了“黄家富贵”铺天盖地的漫染以及院体画精雕细琢之外,文人士大夫的如苏轼及米芾的宕逸萧散——确切地说文人画的精神意韵让其着迷。庄毓聪先生留恋于文人的放旷与诗意气息洒脱,心境的和平与散淡带来了《墨荷》系列的横空出世,有一段时间,残荷秋韵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画意。荷叶田田,荷梗随风,秋日倒戈,积墨层层,禽鸟悠游,眷绻互答。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