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塘逸韵136x68cm 2014年 读林跃武近作,忽感一股天风袭来,面目弥新、气韵夺人,这“气”乃来自他的“骨法用笔”之妙,跃武擅长书法,深研魏碑、汉隶、行草书,使其画笔到之处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中锋笔笔如折钗股,棉里裹针,尽显缶庐用笔之气。写意之间流露了他行草书的笔意,线条的虚实、刚柔、疏密、浓淡,透露出强烈的书法意味和书写性笔墨的基本功,这种对书画同源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跃武的作品在整体美感上立得住,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融遒劲于婉媚之内,刚柔相济,融武将气、闺阁气、山林气、书卷气于一炉,显示出一种大写气度。 跃武作画用墨也有独到之处,他善用破墨法、积墨法,常以浓破淡、以墨破色、以水化墨;水、色、墨相辅相生,画面常常出现“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元气淋漓瘴犹湿”的奇特效果和苍润、浑朴、放逸的审美情趣。
秋实 68x68cm 2014年 跃武的作品贵在格高,关键在于其画能入“人品、学识、才情、思想”之文人画四大要素,即具有诗性、哲学性、抒情性、情感性。文人画往往由“感”引发为“思”,是“物象”与“意象”的对立、升华。看跃武的许多作品都传递着一种抒情性和诗化的美境,这就是文人画家对生命的觉解,他画春景往往也带有些许秋天的萧疏和苍凉,如此荒寒境界真所谓“秋冬之际,殊难为怀”!这是他的作品格高、境高之处。 跃武正逢韶年,又幸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大写意花鸟画专修班深造,扎实的基本功与良好的艺术修养并举,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我注视着他远去的背影,深信跃武将走得越远,直至登上高处。( 时在甲午冬月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