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陈淳《北溪字义》对“命”义的诠释——蔡家和

zz.fjsen.com  2014-10-17 10:25:03  蔡家和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北溪認為「死生有命」之運命義,為一種氣命,同於孟子所言「莫非命也」之命。朱子注《孟子》「莫非命也,順受其正」言:「人物之生,吉凶禍福,皆天所命。然惟莫之致而至者,乃為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俟之,所以順受乎此也。」[朱熹:《四書章句集註》,頁349-350。]上天生人、生物,亦賦予其運氣,運氣者,所稟與所值也,所值就遭遇而言,所稟就賢愚不肖講。而吉凶禍福者,莫非天之所命。運命可謂天之所予,亦可視為盲目的機械碰撞所致,人所不可知、不能知者,最後歸結於天、歸結於命。然面對此命,有人承擔,有人趨吉避凶;能順此運氣而俟命者,依於正命而行者,乃為立命,此乃唐君毅先生發揮孟子的無義無命之說。然就此而言,北溪都歸之於氣命,此氣命不是沒有理,只是氣命之難懂,不是一般人的德福一致之期待所能解釋,理也不都能管住氣,縱吾人說不合理的命,還是有理。

而北溪又談到另一種氣命,此相關於孟子的「口之於味章」的原文,孟子言:「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孟子.盡心下》。]孟子何以說仁義禮智是命呢?然又為何君子不謂命呢?在此可參照朱子《孟子集註》的詮釋,其詮釋摻有理學的體系於其中,是否是孟子原意,不得而知,如王夫之則有批評[「程子固以孟子言性未及氣稟為不備矣,是孟子之終不言氣稟可知已。」王夫之:《船山全書》(六),頁1139。船山認為程朱以氣稟詮釋此性命章有誤,因為程子說孟子論氣不備,其言:「『論性不論氣,不備;論氣不論性,不明。』孟子終是未備,所以不能杜絕荀揚之口。」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四)(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卷59,頁1388。又「論性不論氣」之原文出自程顥、程頤:《河南程氏遺書卷第六》,《二程集》上冊(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頁81。船山說孟子不備,因少言氣,卻又以氣稟解孟子,自相矛盾。]。朱子《孟子集註》的內容是:

程子曰:「仁義禮智天道,在人則賦於命者,所稟有厚薄清濁,然而性善可學而盡,故不謂之命也。」張子曰:「晏嬰智矣,而不知仲尼。是非命邪?」愚按:所稟者厚而清,則其仁之於父子也至,義之於君臣也盡,禮之於賓主也恭,智之於賢否也哲,聖人之於天道也,無不吻合而純亦不已焉。薄而濁,則反是,是皆所謂命也。[朱熹:《四書章句集註》,頁369-370。]

程子對仁義禮智為命的說法是,乃因氣質的清濁厚薄,而實踐仁義禮智的表現則人人不盡相同,有人個性仁厚,則其踐行於仁則易,有人刻薄則不易。但性善之理,人人有之,不因氣稟之薄厚,而有不同,都能自我作主,故孟子認為此是天性所要求者,君子不藉口於稟受之氣質的清濁,而不實踐仁義禮智。

除了程子之說外,張載的學說也談到,氣質之性,張子認為「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焉」[ 《正蒙.誠明篇》。],君子以善反回天地之性為性,而不安於氣質之性。朱子注「口之於味章」所引張子之語認為,晏嬰之智,而不知仲尼,此命也,即有智,而此智卻不及於知聖,一方面是所受之氣稟有不及之,一方面是運氣使然,這都是氣命。而朱子自己的解釋,則是依於程子氣稟之說,能行仁、義與否,有時取決於生性之仁厚與否,此所謂氣稟也。然是否是一種氣稟決定論呢?是否為性成命定之說呢?其實就張子所言的變化氣質,程子所言的性善可學而至,則氣稟不能做為藉口而不實踐道德,亦不足為氣稟決定論。

《四書大全》中,亦有一段對於仁義禮智之為命的講法,其言曰:

五者之命皆為所值之不同,如舜之於瞽瞍,則仁或不得於父子;文王之於紂,則義或不得於君臣;孔子之於陽貨,則禮或不得於賓主;子貢不能聞一知十,則智或不得於賢者;孔子不得堯舜之位,則聖人或不得天道;此皆命也,然君子當勉其在己者,而不歸之命。[ 胡廣編:《四書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5冊),頁850。]

此言命,則與北溪之說有不同,其就所值而言命,而不就所稟言之[ 所稟與所值細分之還是有不同,所稟就天生的個性言,所值就後來的遭遇言。]。亦是說要成就仁義禮智,有時還是受運氣影響。如欲實踐仁,卻有瞽瞍之為父;為義,卻以紂王為君;孔子想行禮,面對的卻是陽貨[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論語.陽貨》。]。以上各種例子,都就所值之運命而言,不就所稟言,但都可稱之為氣命。大方向而言,北溪氣命之說,也是與此相符。

  • 责任编辑:王佳佳     标签:理命、氣命、五十知天命、氣稟、莫之為而為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