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中的苏峰寺桥桥墩
东南网漳州9月11日讯(通讯员 朱少文 刘建龙 张艺生 文/图)挖掘机开沟后吊车将雨污排水管精准地吊入,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施工人员正认真焊接苏峰寺桥的钢筋,做好路基的地段绿化正同步跟上……连日来,东山生态环岛路金銮湾先导段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这段路与美丽的金銮湾同行,将海湾公园一期和东山最高峰——苏峰山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届时将成为生态旅游的一个亮点,也是整条生态环岛路的一个缩影。
东山是一座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在六大类74种旅游资源中,就具备六大类48种。如何把这些散落全岛各地的丰富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出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呢?东山县提出了建设生态环岛路的构想,不仅要建成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更像“串珍珠”一样把东山岛各旅游景点串连起来。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东山生态环岛路终于被列为交通运输部“十二五”生态公路低碳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示范项目,列入福建省“十二五”普通国省干线规划的2015年省级、市级重点项目。立足生态旅游海岛的建设目标,设计单位充分吸纳融合了包括省交通运输厅专家组在内的各种的建议,以生态景观保护、利用、再造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着重围绕“生态、低碳、景观、文化”的理念进行设计和建设,坚持“亲海、临海、近海”原则,突出“先景后路”、“遇崖进、遇滩退”和“主宽支窄、快慢相宜”的思路,努力把该路建设成为一条独具闽南滨海特色的生态环岛旅游公路。
据悉,东山生态环岛路总里程110.6公里,其中主线72.88公里,路基宽度24.5至120米,两侧绿化带规划控制各50米,按一级公路,时速60至80公里,沥青砼路面设计;支线37.8公里,路基宽度10.5至12米,按二级公路,时速40公里,沥青砼路面设计。项目概算总投资约68.88亿元,分期分段建设,计划至2021年全线建成通车。为此,东山县还抽调10多名有专业特长的骨干成立生态环岛路建设指挥部,沿途各镇、村全力配合征地、拆迁,尚未开工路段也加强了红线管控,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总长17.49公里的生态环岛路金銮湾先导段于2015年4月动工,采用多点施工,齐头并进的方式进行建设。苏峰山是东山岛最高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其环山线路也是先导段的重要一段、东线最佳的观景线路。该路段将以旅游休闲功能为主,依山势设计两车道,线型灵活,尽量减少对山体破坏。沿海边侧设计综合绿道,充分提供步行观海空间。道路外侧用地较大的位置设栈道、观景平台和临时停车点,村庄入口和苏峰寺广场设计景观文化节点,丰富了全线的旅游文化体验。为最大限度地保存好山体生态和人文景观,东山县交通运输局等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人员多次翻山越岭到实地勘察,并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决定以架桥梁取代平面交通,共设计了总长500多米的苏峰山1号、2号桥和苏峰寺桥,虽然增加了400多万元的投资,但却减少了51万立方米的土方开挖,既提高了道路工程质量,还有效地保护了沿途的生态环境。
据悉,生态环岛路作为旅游景观路还将通过常规绿化工程、旅游景观工程和典型景观工程建设,充分体现滨海景观特色,重点建设“生态景观示范段、游憩海景段、渔家风情段、海峡观景段、山峦景观段、古镇风貌段、海堤风貌段、园区风貌段、黄金海岸段”9个景观示范段,并配套观景台、停车场、自行车道、步行道及休闲服务区等旅游设施。此外,作为全国低碳生态示范公路,今后的建设还将通过低碳路面改造技术、分解汽车尾气技术、路表径流处理、低噪声路面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五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示范,并已获得国家交通运输部1140万元的建设补助。
生态蓝图大家绘,景观大道现坦途。据悉,生态环岛路金銮湾先导段目前已基本完成征地拆迁,三杆线、电力杆线及军用光缆的迁移工作,正在进行路基填筑,雨、污水管埋设,桥梁和涵洞等方面施工,截至8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85亿元。该路段计划于2016年5月前建成通车,届时将成为一条美丽的滨海通道,喜迎八方宾朋前来品味东山万千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