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
zz.fjsen.com 2015-12-07 11:33:07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五、着力开放发展,争创对台对外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丰富对台对外开放内涵,创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城市,提高对台对外开放水平。 (一)建设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以五大国家级对台产业合作载体和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区,将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范围拓展至全市,争取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努力实现两岸区域性整体合作在漳州率先突破。依托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区,推进石化产业深度合作,逐步建立上中下游完整的两岸大石化产业合作体系。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主动对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引进台湾先进装备和技术,提升产业合作关联度。依托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进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科技孵化等深度合作。借力台湾技术和市场经验,突出品种、技术、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的交流合作,加快引进台湾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和农业生物科技。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商贸、健康养老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合作。发挥深水岸线优势,加快建设以大型散杂货物、矿产建材、石化产品等为主的对台专业物流中心,逐步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形成两岸新型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加强祖地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依托古城、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等载体,深化两岸文化和创意产业合作。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推动漳台乡镇、同名村、社区对接,深化漳台姓氏宗亲、民间信仰、民俗文化交流,加强涉台历史文化的抢救、保护、展示和传承。设立漳州台湾青年创业基地。以建设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为基石,将漳州建成两岸人民深度融合示范区。 (二)打造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传承月港辉煌历史,凸显漳州在建设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布局、分量和贡献,努力将漳州打造成为闽南文化生态示范区、对台产业深度合作示范区和东盟港口城市产业合作示范区。突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重点领域,积极在载体建设、产业融合、人员往来等方面先行先试、扩大开放。开展针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招商、投资与贸易合作,支持本市企业到“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加强“海丝”遗址保护,做好文化遗址保护性规划,加大对侨批等“海丝”历史记忆载体的保护力度,推进“海丝”申遗工作。积极贯彻CEPA和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政策,提升对港澳经贸合作层次和水平。拓展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扩大漳州在全球的影响力。维护侨商投资权益,创造条件为海外侨胞来漳投资、旅游、探亲、学习提供便利。 (三)促进区域协作发展。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同城化为先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产业适度错位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公共事务协同的同城化发展格局,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闽粤经济合作区建设,带动漳州南部加快发展。创新闽西南五市、闽粤赣十三市等区域合作机制,推进合作向纵深发展。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宁夏等各项工作。 六、着力共享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健全覆盖城乡、延伸基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非户籍常住人口与当地城乡户籍人口享有同等待遇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长效机制,增强财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提供。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任务重的重点县、重点镇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下愚公移山志,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做好精准脱贫工作。对象建档要到户到人。通过深入调查,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责任落实要明确到人。健全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开展扶贫脱贫责任审计,做到任期交接一本明白账。措施办法要精准到位。重点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财力投入,财力和资源要向贫困地区倾斜。更加重视解决城市低保户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突出办好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重视解决学校合并后贫困山区孩子入学难、入园难问题,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建立政府购买普惠性民办园服务机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办好特殊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市职教园区,整合资源创办本科高校,培养主导和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重视教育设施规划,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要留足教育用地。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2015-12-07 ]漳州首个民办学校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
- [ 2015-12-07 ]中共漳州市委关于制定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 2015-12-07 ]2015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榜单揭晓漳州位列全国第七
- [ 2015-12-07 ]漳州管道天然气基础价降0.3元|厦门公交车进出站频现违规 多重尴尬令公交司机进出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