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云霄县电商精准扶贫案例拟入选“全国电商精准扶贫50佳案例”

zz.fjsen.com  2020-01-02 20:20:3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为探索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新、可学、可行的典型案例和操作模式,国务院扶贫办开展“全国电商精准扶贫案例”评选。经评审,由漳州市商务局报送的漳州市电商助力扶贫案例从全国申报的6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电商精准扶贫50佳案例”,为我省唯一入选市级案例(全国设区市级案例仅4个)。这是继今年8月漳州市电商“一户一店一码”案例入选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选》后取得的又一优异成绩。

另外,由云霄县政府、市商务局和市扶贫办联合报送的《云霄县打造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生态圈》也成功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电商精准扶贫50佳案例”,为我省唯一入选县级案例(全国入选县级案例20个)。本次评选经案例申报、案例初筛、实地调研、专家评审和成果发布等流程,从电商扶贫理念、项目设计、资源整合、管理体系、待聘机制的精准性、有效性、创新性和品牌性四个维度对全国600多个报名案例进行综合评定。

漳州市电商扶贫典型做法

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运用互联网推动精准扶贫和农产品网销出村的重要论述,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激发革命老区的内生发展动力。2018年以来,针对农产品销路受限的瓶颈,探索创新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模式,激活市场、要素和经营主体,大力推动农产品“网销出村”,助力老区苏区和困难群众增收创收,2018年以来全市通过电商助力贫困户增收958人次,通过电商直接和间接助力贫困户增收达497.15万元,人均增收5189元。通过以发展电商实现农产品增值、吸纳就业实现“输血”、网上销售实现“造血”为思路,漳州市从三个方面入手画“农”点睛,推动农业与电商服务业融合发展。

一是创新政策,破解打通“要害点”。发挥政策效益,制定出台了全省首份电商助力精准扶贫政策以及《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以发展电商实现农产品增值、吸纳就业实现“输血”、网上销售实现“造血”为思路,对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开展“一户一店一码”试点、引导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推动贫困地区网络覆盖、信息站点建设、物流进村入户六个方面进行引导激励,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物流向革命老区苏区集结,创新打造电商扶贫“生态系统”。积极引导返乡青年大学生依托“淘宝模式”创业就业,漳州市的九湖镇、云陵镇等12个乡镇入选阿里巴巴“中国淘宝镇”。2018年以来,全市开展巾帼电商、农产品电商公益班等各类电商培训141场,参训人数8121人次,涉及贫困户655人次,引领带动广大青年创新创业发展。

二是创新模式,完善补齐“产业链”。运用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扶贫“精准滴灌”,创新“一户一店一码”模式,入围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影响力”优秀案例。通过帮助贫困户开设微店,借助后台大数据,摸清生产情况,按需采购,不仅能解决滞销难题,也能准确掌握交易数据,便于扶贫资金补贴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同时,探索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合作社、电商平台等与贫困户形成层层联结、环环相扣的帮扶机制,共享电商产业链条增值收益,推动规模和效益双丰收。“一户一店一码”模式试行以来,在云霄县的下河村、峰头村等已有122位贫困户接受辅导并开设微小店,销售杨桃、枇杷等产品46万元;在诏安县帮扶43位贫困户网销青梅、荔枝等产品增收48.86万元。全市共培育4个产值超亿元产业(琯溪蜜柚、花木、海鲜、茶叶)、12个产值千万元级的农产品网销重点项目;其中“琯溪蜜柚”入选“全国农产品电商五十强品牌”。

三是创新载体,搭好产销“直通车”。以“互联网+”推动“产”和“销”顺畅对接,举办“花样漳州 爱荔丰收”大型产销对接会,邀请知名平台以及农企洽谈对接、交流推介,签订了50万斤、200多万元的荔枝意向采购订单,引导企业爱心认购贫困户荔枝8.6万元。举办9.8“漳州产 全球销”农产品电商展等,组织50家名优企业、百余款特产参展促销,线上同步举办“网上农民丰收节”,活动共吸引11个国家代表团对接考察,4天时间成交1000多万元。探索全渠道故事化推广,打造政府背书的“漳州味”“e上云霄”“诏安富硒”等网销品牌,并结合企业自有品牌形成“公共+多品类”母子品牌结构,成功推出“云霄枇杷”“下河杨桃”“马铺淮山”等农产品溯源体系品牌,促成网销量增加50%,复购率增加30%,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网络零售额3.86亿元,比增58.8%。今年采用“强强联手”新模式,在阿里巴巴和农业农村部联办的“全国丰收节公益直播盛典”上,平和县作为12个特色农产品电商县之一,网络直播开播10分钟内销售5万份、70万斤蜜柚。推动渔业、水产加工业、旅游业等多种业态的深度融合,东山县通过阿里巴巴淘宝直播向全国网友推介,开渔节期间“卖空”300吨海鲜、销售总额达到1500万元。

云霄县电商扶贫经验做法

云霄县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抓手,率先将农村电商纳入扶贫开发体系加以考核推进,打造县域电商典型模式,助力精准扶贫。2017年以来先后开展电商基础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共有483名贫困户参训,着力构建电商人才队伍。

一是打造“品牌链”。按照工业化、产业化思维,云霄县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业,征集评出公共品牌logo“e上云霄”以及吉祥物“云云、霄霄”并设计出系列产品包装及吉祥物表情包。通过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借助新闻媒体等形式,打响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

二是提升“价值链”。结合“四检合一”农产品检测方式,先后打造“云下”杨桃、“明煌”枇杷等有溯源体系的网销品牌,促成网销量增加50%,复购率增加30%。通过电商的飞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云霄产品的销售,特别是枇杷、荔枝、杨桃等多种农产品基本解决了丰收不增收的困扰。其中,地标产品“云霄枇杷”年销量可达200万斤、2000多万元;原来不值钱的枇杷花、枇杷叶通过电商年销售近亿元,为农民增收和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构建“物流链”。基本完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供应链仓储中心、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推动“云霄枇杷”“下河杨桃”“马铺淮山”“火田青枣”等地理标志农特产品触网销售,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网货化”,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网络零售额达3.86亿元,同比增长58.8%。

四是打造“金融链”。结合“一村一金融”试点、电商扶贫“1234”工程等项目在云霄的率先开展,云霄县将继续探索推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才流向革命老区和困难群众集结。在全省首创小面额人民币物流配送点模式,今年来交易笔数达44.28万笔,金额8897.51万元,其中助农取款交易笔数年交易笔数29.82万笔、5696.42万元;小面额人民币物流配送1278笔、89.36万元,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金融服务需求,实现了金融服务不出村。(黄喆煜 郭玲 方佳富)

  • 责任编辑:陈惠华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