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110”持续深化改革提“三力”

zz.fjsen.com  2020-10-21 17:51:0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漳州110”自1990年正式成立以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漳州110”提出的“人民的保护神”嘱托,传承和发展“忠诚使命、止于未发、更快更灵、共治善治”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勤务改革新模式,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成为漳州人民心中“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的先锋警队,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新时代“漳州110”精神的核心内涵,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改革创新“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得到国务委员、公安部长赵克志,省委书记于伟国、时任省长唐登杰等领导批示肯定;获评2019年公安部实践活动创新成果展评活动“正向激励”主题类一等奖,福建省“改革创新项目”省直机关第一名。

一、突出“公安姓党”政治属性,在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建设中提升领导力。“漳州110”始终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建警之魂,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政治建警方针,切实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听党话、跟党走。一是狠抓党建引领,以新思想培根铸魂。持续加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从精神上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创新运用“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深入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党建融入业务工作中;从组织上保障,开展基层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机制上创新,建立健全警队荣誉体系,大力传承弘扬党的革命传统和警队红色基因,强化政治建警、荣誉感召和价值认同。在警队氛围感染下,每位入队新警都积极递交入党申请书,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把党员意识融入血脉中。二是狠抓领导带头,以“关键少数”树立标杆。坚持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确立“三先”原则(即急难险重,领导干部抢先;遵规守纪,党员同志率先;立功受奖,群众民警优先),形成“头雁效应”。每一任大队领导班子都能模范带头、树立标杆,用自己的言行感召、带领民警不断争先创优,勇攀高峰,永不停歇,做到“一任做给一任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三是狠抓理念创新,以“敢为人先”探索实践。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敢为人先、永不止步”的理念和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加强和改革“漳州110”工作的新途径。从树立“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理念,增加“服务”功能,在全国首创110报警服务台,解决群众报警求助有人管的问题;到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理念,变坐等出警为网格巡逻、动中处警,解决快速到场处置问题;到树立“科技就是效能”理念,通过大数据平台多维报警,以科技赋能解决畅通、高效问题;再到树立“止于未发就是对人民最好的保护”理念,敏锐感知、主动预警,让群众少受伤害和损失,每一次改革都体现着理念更新、手段革新和机制创新,为“漳州110”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突出“服务人民”立警之本,在打造“更快更灵”现代警务机制中提升执行力。“漳州110”始终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致力更加主动、更加快速、更加高效,持续改革创新、探索实践,构建“主动预警、精细布警、多维接警、动中处警和智能化指挥、精准化服务、标准化执法、专业化建设”“四警四化”现代警务新机制,最大限度实现主动预警、精准预防,让风险隐患不发生、少发生,群众合法权益不受损、少受损。一是从满足群众需求侧入手,升级保护服务人民的综合平台。通过分析梳理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和各类特殊人群需求,在原有电话、短信报警基础上,建立健全语音、图文、视频、定位、技防“五维”报警模式,有针对性提供网上网下更精准服务,实现多维接警,满足群众特殊情况下报警需求,努力把可能影响群众安全的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事发之前。二是从警务改革供给侧入手,创新智能化实战型的指挥体系。把“快速反应”作为“生命线”,着力快接警、快派警、快到场、快处置。构建实战型指挥情报中心,实施可视化、智能化指挥调度;制作警情数据热力图,从模式、时段、路段、装备等方面细化警力部署;聚焦“预警、接警、派警、出警、处警”五个环节,做到调度、到场、处置、增援“再快一秒”,确保70%以上警情5分钟内到达现场,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置。三是从公安队伍自身建设入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安铁军。突出“精神、基础、能力、素养”四项建设,实行革命化教育、军事化管理、正规化训练、制度化约束,健全全员额、全要素实战练兵体系,建立全警教育训练“一人一档”实战化组训、岗位绩效考评办法等机制,着力锻造专业精神、夯实专业基础、锤炼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素养,推进巡特警警种专业化建设。建立警种应急协作、常态演练机制,实行巡警、特警在巡逻盘查、现场处置、应急处突等协同策应、一体调度,全面增强应急处突和防暴反恐能力。

三、突出“共治善治”治理目标,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提升辐射力。“漳州110”作为公安警务机制改革先行者、全国公安战线旗帜,准确理解中央精神、准确把握群众脉搏,不断充实精神内涵、拓展实践外延,积极引领带动行业部门、社会各界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一是引领建立“县级110”。按照“四警四化”模式,推动在全市各地建立“县级110”,形成以“110”为龙头,巡警、特警大联合、大联勤、大联动的工作格局,并深入推进智慧警务、风险防控责任链条、治安要素管控平台和反诈、大数据、交通指挥、执法监督、督察中心的“五中心”建设,带动全市公安机关预警预防、维稳安保、社会防控、打击整治、执法管理等的核心战斗力明显增强,驾驭治安局势能力显著提升。近几年来,全市现行命案、“两抢”和“八类案件”实现全破,刑事犯罪警情、群体性事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逐年下降,政治社会持续保持安定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率达到99.12%,创历史新高。二是引领建立“民生110”。整合漳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资源,实行市直部门联动联勤和公安110与12345、12348、12319的“三方通话”“平台流转”,实现群众各类诉求有效分流处置,确保人民群众遇到的困难问题第一时间得到专业高效服务。三是引领建立“民间110”。运用“互联网+群防群治”思维,研发推广“芗里芗亲”APP,组织社会平安志愿者队伍,设立网上便民服务项目,打造全方位群众参与治安防控“连接器”,形成以平台为支撑的群防群治工作新模式,最大限度汇聚民力。该做法获得第二届“推进机制活、建设新福建”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四是引领建立“社区(乡村)110”。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原则,整合城乡各类资源,在全市推行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暨“社区(乡村)110”,打造以综治中心(网格服务管理中心)为依托,以社区网格员、警员“二员”为主体,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专门工作队为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一中心指挥、一平台流转、一张网布格、一体化考核、一揽子保障”“五个一”机制,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力量分散、职责不明等突出问题,打通基层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漳州市委政法委、漳州市公安局)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