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聚力“多快好省” 打造“全域110”善治格局
zz.fjsen.com 2023-04-26 09:39:0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漳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漳州110”先进事迹的强大影响力、辐射力,坚实的群众基础、示范效应,将“110元素”全面融入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通过创新理念、拓展运用,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扎实构建全域、全员、全程、全面的“110体系”,实现对社会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布局、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的提档升级。“一子落而满盘活”,漳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得以提升。 聚力共治多元 推动圈层融合 为打通行政壁垒,推动力量聚合,漳州完善联动融合、集约高效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机制,全力构筑“党建领治圈”、贯通“部门联治圈”、扩大“群众自治圈”,实现党政、社会、群众三个圈层的贯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治理体系。 深化政法特色“三导”(政法引导、基层主导、信息先导)群防群治模式,聚力共治推动圈层融合。以“110 速度”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基层党建“催化剂”作用。依托全市658个小区党支部作用,动员85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村居,全面拉动社会治理“红色引擎”,形成“一把手”领衔、“一体化”联动、“零门槛”参与的“110”治理架构。同时,以“党建引领+社区自治”为重点,大力推广“红管家”党建品牌,创新推行“红色网格”“红色楼长”服务管理机制,积极投身社区小区服务岗位,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以“红色110”先锋队建设为抓手,培育扩充一批“龙溪猎鼠队”“东岳阿姨”“古城厝边”等民间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更好汇集民智、发挥民力、凝聚民心。 聚力快办快结 推动链条融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四警四化”机制获全省推广基础上,积极探索“四高四感”警务新模式,通过前移治理关口,下沉人员力量,围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串联预防、处置、化解三个节点,不断改进风险管控模式,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 加快形成优化协同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建立信息全链条、处置全链条、责任全链条快反机制,有效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弘扬“漳州110”“再快一秒”理念,深化“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改革,构建以“漳州110”为主体的“快派快处、快破快挽、快督快结、快奖快惩”全息作战体系,推动风险隐患“一网统管”、治安防控“一键报警”、矛盾纠纷“一站化解”,完善“风险隐患”预警机制。日前,漳州出台推进“派出所主防”十二项措施,在全省率先成立“强所办”,力推人民调解与110非警务事项对接分流。 聚力群众好评 推动愁盼融解 “民呼我应、有求必应”。面对平安建设、社会治理领域“难点、堵点、痛点”,漳州积极深化拓展110社会联动服务机制,便捷群众“所望”,便利群众“所盼”。做到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使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 持续扩大部门服务覆盖面。升级“12345”一号受理功能,优化平台模块功能,聚合部门资源力量,进一步推进乡镇审批、执法、服务等力量的整合,帮助厘清着力打造便民服务平台,推动多领域跨部门“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将服务事项下放到基层,真正实现“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同时,持续深化“网格+志愿”服务,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设立“反诈110”,健全完善反诈骗智慧信息系统,推出线上“律师服务”“医生服务”等便民服务配套项目,打造“民生110”品牌,极大便利群众生活需求。 聚力企业省心 推动法治融入 漳州充分发挥“护企110”队伍作用,全面落实“一企一警”“一企一策”措施,主动融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为1263家重点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有效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紧扣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目标,全力推动“保项目、护民企、清积案、防风险、优服务”各项工作。建立健全警企常态化联系、定期会商通报、安全防范指导等机制。加强社会力量联勤联动,设置重点企业“一键报警”。出台相关政策,推广台胞担任涉台案件调解员、台胞担任涉台案件人民陪审员、实行涉台庭异地办公、台企司法联络员制度,进一步有效推动涉台司法服务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提升护企打击防范能力。在市台胞台商服务中心设立全省首家开展涉台法律援助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台湾青年创业园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以便向台湾同胞提供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助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记者 许意斌 实习生 付燕玲)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