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有座皇宫式四合院 曾是清朝“甲必丹”故居

zz.fjsen.com  2013-12-16 08:17:2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迄今已有110多年历史,是清朝“甲必丹”王加禄的故居

东南网12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蔡晶晶 /文 张伟华 /图)14日上午,位于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的一座大宅热闹非凡,彩旗飘飘。这是“甲必丹 王加禄故居”,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了。

当天,来自印尼、香港等地的王加禄后裔子孙,阔别数十年后又齐聚家乡,共同为这座漳浦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举行揭碑仪式。

这座大宅共有二十四间皇宫式四合院,俗称“四点金”,是目前漳浦县范围内保存最完好、历史最悠久、最具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体。

首屈一指的名门大宅

“有王加禄的厝,没有王加禄的富;有王加禄的富,没有王加禄的厝”,这句话在乡间广为流传。

这座于清朝光绪丁酉年(即1897年)兴建的大宅,至今仍令人惊叹——前有大埕围墙、精美栏杆;后有花园,果树苍翠;围墙外是占地约6000m×1000m的大鱼塘。

而建屋用的砖料及木料、石料等,据记载,均由厦门港湾多方转运到过港村,历时三年方建成大厝。

其中,细微之处,更显价值。前厅外墙绘着万字型图案,前厅大梁上绘着八卦图案。倒吊莲花、观音兜等各种闽南古厝元素糅合南洋特色,依然栩栩如生。

据王加禄二女儿王宽英女士回忆,“若以当时的建筑费用计算,同等金额在厦门市可以兴建四座同样的四合院”。

印尼政府委任“甲必丹”

当时,清朝政府规令地方官吏,路经这座大宅,只能绕行后花园墙外之路,且文官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以示敬意。

这是为何?原来,清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荷兰国属土殖民地东印度尼西亚(今印尼)政府,委任王加禄为“甲必丹”,并赐其金字牌匾。

“甲必丹”,是荷语译音,意思是管理一个区域的华人领袖。原籍漳浦的王加禄(又名王百猷),为何能得到如此委任?据了解,他年少时在厦门打工,20岁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在当地,他创办了印尼家喻户晓的“金马烟草有限公司”,并于泗水市开办银行及其他金融业务。

在华人社会享有崇高地位的王加禄,还得到清政府两次册封。清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廿六,清政府御封王加禄先生为“监生州同”职衔。宣统元年三月初一,清政府又加封王加禄先生“同知”职衔,赏赐银牌官服给予加冕,为正五品官衔。

整个家族为国为乡奉献

身在印尼的王加禄,心怀故土,为国家民族、侨胞家乡做出许多贡献。他大力推广汉文化,出资编制《印汉字典》。“当时印尼的街上到处都是英文,为了侨民不忘本,曾祖父王加禄独资创办‘安班澜中华小学’。”香港漳浦同乡会王一民说,后来,很多从该小学毕业的华侨,又和曾祖父一起出资办了龙目中华中学。现在这些学生已经80多岁了,每每提及曾祖父,总说:“如果没有王加禄先生在印尼开办那所小学,我们永远都不懂得中国。”

而王加禄的后裔们,遵循教诲,继续为祖国家乡事业奉献。

据《漳浦县志》记载,王加禄的长孙王锡钧,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期地下组织中的“敢死队”,经济上依靠祖父源源不断地汇款,支持、赞助共产党地下活动。此外,王加禄长女王宏英第二儿子林广义,曾为和平解放厦门立下大功。

至今,遵循王加禄先生的教诲,其后裔王德汉、王一民还在继续为家乡做贡献,此次为过港小学和过港村老人协会各捐赠一万元。

  • 责任编辑:唐丽萍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