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访新闻传播学院靳青万教授
zz.fjsen.com 2014-11-20 15:43:42 来源: 我来说两句
简介:靳青万,河南内乡人,现任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院教授、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编辑学与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已从事编辑工作30余年,共先后独著或合著著作10部,发表论文70余篇。其代表性论著:《中国古代编辑史论稿》《编辑学基本原理》《编辑五体研究》等。创建了福建省第一家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和第一家编辑出版学研究所,是闽南师范大学唯一一个在超星学术网开视频公开课的教授。 静以修身 志存高远 黄昏美丽动人,在匆匆足迹中,在莘莘学子当中,仿佛只有我们逆人群行走,而后独倚长栏等待。每个人背负自己的任务,怀着自己的期待,期待快点采访到如春雨滋润学子干涸心灵的靳老师。 靳老师年近花甲,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明亮有神的眼睛,深邃且充满智慧。头发不浓却很整齐,他穿着整洁的白衬衫看上去很是精神,神态自若地坐在椅子上与我们交谈,一如印象中的和蔼近人,风趣幽默,开着蕴含着大道理的小玩笑。办公室的书桌上摆放了许多书籍和文件,还有一件瓷器,不禁令我们想起他的《中国古陶瓷文物鉴定论》、《从“韩熙载夜宴图”看我国青白瓷的始烧年代》等著作。从小小的饰物,便可知靳老师是一个热爱瓷器,热爱文字,且热爱生活的人,那么纯粹且那么有所追求。 靳老师讲述他自己人生三部曲:大学读中文系、而后研究编辑学、最后创办了编辑出版学专业。他很是自豪且满足地对我们说,很高兴能够在自己有限的光阴之中完成自己想做的所有事,这是很少人能做到。当我们提及高考,老师显得有些兴奋,宛如时光回到1978年高考。高考这个制度,在文革时期曾一度被废止,以至当时很少人想着读书。但1977年,刚刚恢复职务的邓小平同志迅速拍板恢复高考,几百万人开始参加了考试。但对于临时抱佛脚的绝大多数考生,考不上大学显得那么必然。靳老师讲述着自己从小就刻苦学习,即使在最困难的文革时期也记得要不断坚持学习。在那时,绝大多数人眼里,高考这个词意味着太多太多。它几乎是命运的指挥棒,在它来临之前,无数的学子耗费苒苒的光阴只为了它,而高考之后,这次的战斗结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这是一次不可放过的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靳老师回忆当时自己深知高考重要性却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能否考上大学,因为当时的大学录取率实在是太低了。此时,老师的脸泛起淡淡的红晕,激动地讲诉当时自己收到大学录取消息的模样——两腿发软,激动地不知所以。而后来他就清醒自我,明确志向,为自己的未来不断奋斗。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