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送嫁姆风俗农村仍流行 市区却越来越少

zz.fjsen.com  2015-01-21 09:15:20  方锦燕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1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方锦燕 实习生 黄晓亮 文/图)农历十二月,有一群人特别忙,从月初到月末,从凌晨到日落。

她们头上插着花,身穿大棉袄,跟在新娘旁,教新娘礼俗,念上几句好听的话。参加过婚礼,特别是农村婚礼的人都会知道,她们是送嫁姆。可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如今,市区很少能见她们的身影了,这是为啥?而即便是很受欢迎的送嫁姆,做这行已经近20年了,可她却说,从没在6月为人送嫁过,这又是为啥?

 

阿梅讲述当送嫁姆的经历

送嫁姆一路看到啥 都要念几句好听话

农历十二月,家住龙海市颜厝镇马洲村的阿梅,已经预约赶赴了十多场婚礼。

庄德梅今年52岁。34岁时,就跟着比大她7岁的姐姐庄德叶,学做送嫁姆。现在,她已经从容不迫,看到身边摆着的东西,就能念出新鲜的好听话。

阿梅说,送新娘花轿去新郎家的路上,送嫁姆要放一些铅做的小圆圈,俗称“铅钱”,沿途看着身边的东西,念上几句好听话,“新娘乖,人袂到,缘先到,财主到,要来给大家倌(公婆)真有孝,铅钱放埕底,新娘乖赶紧做娘累(母亲)……”新娘与男方亲人吃会面桌时,送嫁姆要夹一样菜,念一个名堂。入房时,送嫁姆要捧猪腰猪心给新郎新娘吃,念着“吃猪腰心,新娘女婿定同心”等。

漳州石亭镇,64岁的送嫁姆陈芹菜说,每个送嫁姆念的吉利话都不一样。

在漳州民俗专家郑惠聪所著的《读史趣扎》一书中,曾对送嫁姆进行采风,送嫁姆必须头插茉莉花或绸缎扎成的花,身穿大袄,跟在新娘身旁,从梳妆开始至拜堂,口唱“送嫁歌”,如同说顺口溜,诙谐风趣。自明、清、民国流行至今,仍有少数地方传唱,在闽南、粤北、台北、台南一带流传。

市区礼俗比农村少

找送嫁姆的也少

每年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是送嫁姆最忙的时候,阿梅因为好相处,念的吉利话很新式,大家都喜欢找她,平均每月,阿梅要为20多对新人送嫁,而且不仅在漳州,还有三明、厦门。

上周末,她刚去漳州龙文区打山村送嫁,而在农历十二月初十,又有两对新人同时预约。农历十二月,是送嫁姆的旺季。

不过阿梅说,这么多年了,她没有在农历六月为人送嫁过,七月也是淡季。漳州民俗专家郑惠聪说,十二月好日子较多,而六月在闽南叫“六月半”,因此,大多会选择成双成对的日子。

“相比农村,市区找送嫁姆的越来越少了。”陈芹菜说。据专为新人摄录像的庄文裕观察,在市区结婚的,很少有拜天地、拜祖先的礼俗,所以也不一定要送嫁姆。而在龙海,各个村的习俗略有不同,如果没有送嫁姆,新娘子不清楚当地风俗,会闹出笑话。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漳州 送嫁姆风俗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