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击波”频袭岂能老靠悲情脱困

zz.fjsen.com  2015-03-18 15:12:32  张辉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3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张文艺)编辑同志:上周,记者收到了一封求助信:“两万亩大葱遭遇滞销,价格随喜,免费也行。”发出求助信的是漳州市漳浦县赤湖镇的葱农。很快,这封充满悲情色彩的求助信也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和大多数“菜贱伤农”的悲情故事一样,媒体叫卖、网络爱心接力、当地主政者上阵吆喝如约上演,为葱农消化了一部分大葱。

赤湖大葱已不是第一次遭遇滞销危机。记者认为,农产品滞销不能老靠悲情脱困,面对频现的滞销现象,我们更应思考,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把农产品滞销的风险与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了解到,前两年行情好,赤湖镇农民一哄而上,房前屋后都种大葱,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去年年底,大葱刚上市时,每亩收购价3000多元,此后一路下跌,春节前每亩不足300元。当前,葱农们已不指望能卖钱,只期望有人来帮忙“清场”,否则将影响下一季作物种植,还会污染环境。

事实上,对于这轮“葱击波”,赤湖镇有预警。去年同期,大葱价格已下滑。当地就派人前往日韩及国内北方主要市场考察,并召集种植大户、村干部、企业代表召开了一场研讨会提醒,“估计未来大葱的行情不容乐观,农民将有较大的亏损”。

尽管有理有据,但赤湖镇政府在引导种植户转产过程中有些缩手缩脚。镇党委书记林龙喜道出了顾虑:“市场毕竟有很大不确定性,若来年北方气候异常,大葱行情上涨,老百姓错失赚钱机会,回头得骂我们。虽然我们有一定的信息研判分析能力,但不敢把话说死,只能适当提个醒。”

另一方面,不少葱农也不买政府的账。赤湖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郑建华介绍,只有少数人接受建议改种白萝 卜和包菜躲过一劫。更多的老百姓对政府给出的建议将信将疑。

记者认为,我们并非没有农产品市场信息跟踪、监测与预警的能力,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归根到底还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种植户对预警信息缺乏认同,以致预警效果大打折扣,信息红利折损。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林本喜建议:“地方政府可与社会机构、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起来,发挥各方的优势,特别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一同开展信息监测预警工作。”

市场瞬息万变,再健全的信息预警机制也不能百分百规避市场风险。地方政府不能因担心被骂无所作为,更不能像多年前一样,鼓励农户大量种植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缺乏后续的指导和服务。只有做好后续的兜底和保障,才能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建立起认同感。

后续既包括滞销发生时的财政补贴、市场对接等应急性措施,也包括建立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林本喜认为,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基金值得探索。当农产品出现销售困难时,由政府确定企业按保护价进行收购、储存和销售,为滞销农产品托市。

善用金融保险手段同样有助于应对滞销风险。福建省从2011年开始试行蔬菜保险,规定一旦发生风灾、水灾等造成保险标的损毁,损失由保险公司定损赔偿。但其适用性有限,林本喜建议,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的财力,为重要的农产品提供特定险种补贴,鼓励保险机构设立专门的险种,以此来减小农民的风险。

应对农产品滞销问题,手段不止一种。健全农民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引入深加工环节延长产业链、切实实行订单农业与农超对接,多管齐下,才能够尽可能减小滞销风险,并在滞销发生之后,最大限度减少农民的损失。正如厦门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丁成发所言,农产品市场的波动无法避免,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建立起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有形之手难免有无能为力的一面,但不能因此缩手缩脚。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