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与戍台英烈墓相守五十年

zz.fjsen.com  2015-04-03 11:44:31  陈梦婕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4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梦婕 通讯员 谢汉杰 朱少文)每年清明前后,位于东山县铜陵镇桂花街的戍台将士墓群都会有一批批提篮挑担的民众前来祭奠,表达对戍台将士的无限哀思。这也是朱来老人最忙碌的时候,扫地、整理,他每天都要忙上好几回。来这里扫墓的人都认识这位八旬老人,他义务守护戍台将士墓群已有50年。

“金斗瓮”里的秘密

朱来原是东山县纺绳社的一名工人。1964年3月,纺绳社从铜陵镇城内六角井搬迁至演武亭。刚到新厂上班时,朱来发现工厂围墙后有一块荒地杂草丛生,露出上百块大小不一、刻有姓名的石墓碑。走近一看,半人高的杂草中有10多个冒出地面的“金斗瓮”,由于长期经受风雨冲刷,有几个破裂的瓮子里还露出白骨块。朱来感到纳闷。下班回家后,他就去请教精通闽台两岸历史的叔公。

叔公告诉朱来,那是埋葬部分戍台将士的地方。清朝,征调去台官兵每3年轮替一班,俗称“班兵”。在清朝200余年间的班兵轮换制度中,铜山(今东山)有4万多名官兵奉命分别赴戍台湾本岛和澎湖,其中澎湖一处就有1.6万余人。轮戍和调征的铜山班兵将士,在清代台湾历次剿抚内乱、反击外敌入侵的斗争中,都作出了重大牺牲。戍守台湾的班兵在台湾因疾病或其他原因死亡,其亲友家人会前去治丧,并扶棺回原籍归葬。在台湾无家人亲属的人只能依靠战友、同乡或者上司的善心,有人愿费心打理,遗骨才能被运回故乡。东山戍台班兵墓即是这些无亲无后官兵的最后归宿。

听老叔公讲了许多关于戍台将士保卫台湾的故事,朱来一个晚上没睡好,“怎么能让英烈长眠在那又脏又乱的地方?”第二天一早

醒来,他就做了一个决定,再苦再累也要把戍台将士墓群修整好。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