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老行当——传统“打白铁”生意 叮当声中渐渐式微

zz.fjsen.com  2015-08-25 08:33:58  陈志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延安南路162号的打白铁店

东南网漳州8月25日讯(本网记者 陈志远 通讯员 郑德鸿 文/图)白铁,其实是本地人对镀锌板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因为镀锌板呈白色,打制白色的镀锌板就成了“打白铁”,也泛指打制铜、铝或其它金属板材。所谓的“打白铁”,就是将所要做的物件,先分解成各部件的平面图,然后“按图索骥”,将金属薄片裁切后以手工敲打成形,经衔接、焊锡,做成各种各样的桶盘壶罐,以及通风管道、食品模具等。

伴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响声,年近七旬的李伟茂已经在芗城区延安南路162号广茂记白铁行打了30多年的白铁。

李伟茂正在打制铁盘

李伟茂的父亲李就家,祖籍广东省大埔县枫郎镇双溪村。大埔县打白铁的历史悠久,漳州市现在的打白铁师傅,基本上都是大埔籍的。

上世纪30年代,李伟茂的父亲就已在漳州打白铁店当学徒,学得一手好手艺。并在市区延安南路开起了打白铁店。1956年“合作化”时,漳州的8家打白铁店成立漳州白铁社,李就家就是该社的负责人。20世纪60年代,白铁社改为漳州市第一铁工厂。

烤箱

李伟茂只读到小学三年级,青年时期,李伟茂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高压电严重击伤,留下病根。也因此,上世纪80年代李伟茂就跟着父亲学起了打白铁。按照当时的想法,毕竟,有手艺在身,生活不求人。

据了解,“打白铁”这门手艺,需要把平面的金属薄片做也或圆或方的物品,得有一定的几何知识,做出来的东西才能分毫无差。早期物资较匮乏,一些脸盆杯子漏了个洞,就得找打白铁师傅给焊上;锅或桶的底用久腐蚀了,也得换个底。就这样,父子两的打铁店生意并不差。

随着时代的进展,手工打制的一些金属板材用品,被机械冲压产品所替代;大量塑料、不锈钢制品的出现,更是严重地冲击了打白铁的生意。这些传统用品的销售量已大不如前。因为生意差,利润普遍偏低,一些打白铁的师傅转做其它,目前市区只剩延安南路几家仍在坚持着。

喷桶与油抽

目前,李伟茂除了做些较通用的桶勺畚斗、喷筒油抽及烤箱,摆在店里卖,主要是按顾客要求定做。而一些顾客的盆盆罐罐用坏了,也来找他修理。

“剩下的这些师傅普遍年龄较大,并且子女也不愿意学,随着年龄的增加,总有一天也做不动了。”不仅担心这项老手艺后继无人,李伟茂表示,现在古城正在改造,店面也即将拆迁,打白铁整天敲打,噪声较大,另外找个可以再做的地方也比较难,对此,李伟茂显得很无奈。

  • 责任编辑:叶同辉     标签:漳州 老行当 打白铁 式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