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郊野 黄丽惠 摄
蓝田镇成立于1997年2月,地处漳州市区东大门,是龙文区政府所在地,东连龙海榜山镇,西接步文镇,南至九龙江西溪北岸,北临九龙江北溪南岸,辖区总面积32.2平方公里,全镇辖8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6337人。2011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十一届文明乡镇”荣誉称号,2012年福建省委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蓝田镇是文化名镇、旅游大镇、活力乡镇。今年以来,蓝田镇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胶合板行业转移,加快项目建设和生态建设,紧紧围绕打造“引领龙文科学发展示范镇”这一目标,大力发展房地产、汽车销售、物流配送、总部经济、餐饮旅游等五个主导产业。
打造文化名镇旅游大镇

龙文塔
据上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自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在云洞岩脚下刀耕火种,可以说,蓝田镇不仅是龙文区,甚至是整个漳州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据《龙溪县志》记载,蓝田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才人辈出的好地方。南宋吏部尚书颜颐仲(1187-1262,西坑村人,现仍有其墓址),明万历年间的大书法家李宓,理学家蔡烈,蔡烈女儿、黄道周继室、著名书法家蔡玉卿,明东阁大学士林釬及中表兄弟陈天定,明永历年间大理寺左寺正、抚州知府王昇(王作人先祖),民国期间闽南知名爱国人士蔡竹禅,现代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黄稷堂,都是蓝田这方土地滋养的乡贤俊彦。据说小港村开社祖先唐进文系宋朝宫廷里皇子、公主们的老师。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在蓝田镇的文化项目投入,市博物馆、徐竹初木偶纪念馆、松云书画院、永润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文化项目均落户在蓝田镇。
蓝田镇有山有水,加之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辖区内有国家4A级风景区云洞岩,被誉为“闽南第一碑林”。依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初步形成了以云洞岩风景区为中心,连接仙亭岩、石室岩、龙文塔、城市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的城市休闲旅游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湘桥村,较好地保存了成群的明清古厝,还有省内唯一的华佗庙,此外,还有“崇真庵”“天定楼”。今年,龙文区委、区政府还将启动景山公园建设。蓝田镇将形成东有云洞岩,西有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南有郊野公园,北有景山公园的四面青山绿水环绕的旅游格局。
经济发展平稳 项目建设加快步伐

位于龙文区吉马国际家居广场旁边的漳州易维通电子商业创业园

位于蓝田镇湘桥村北部的漳州农商行总部(效果图)
近年来,蓝田镇在龙文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以打造“产业兴、人气旺、生态美”示范镇为目标,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3年保持高位增长, 呈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2014年,全镇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同比增长45.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9亿元, 同比增长6%;公共财政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22.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24.9%;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93元。如今,辖区内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中骏蓝湾香郡、福隆城等十多个大型楼盘初具规模,总建筑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市妇女儿童医院和市疾控中心落户蓝田镇,有中小学9所,城市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市首个电子商务创业园——易维通电商园落户蓝田镇,非常铭家居广场、烟草物流、聚善堂医药物流等大型商贸企业先后汇集蓝田镇,以吉马国际汽车城为龙头,辐射迎宾路、水仙大街两翼的汽车销售走廊逐渐形成,城市商贸氛围日渐浓厚。
今年1-9月,蓝田镇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均按序时进度顺利推进。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59亿元,占年计划79.3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6亿元,占年计划73.87%;公共财政收入2.3亿元,占年计划81.3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82亿元,占年计划83.5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4.83亿元,占年计划74.14%。此外,蓝田镇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今年,全镇35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48.8亿元,1-9月累计完成投资42.5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9.27%,超序时进度4.27%。
征地拆迁、“两违”整治取得成效

郊野健影 肖斌 摄
今年,龙文区委、区政府下达给蓝田镇有1739.27亩、65.4万平方米的征迁任务,在具体操作中还新增了闽南水乡、毅达九期、漳华路景山段、龙腾路、湘桥排涝站及区政府南侧、西侧等多个项目共800多亩用地,数量之大为全区之首。为此,蓝田镇采取“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办法全力抓好征迁工作,确保了一批项目能够按照区委、区政府下达的时间节点交地或提前交地。九十九湾圳头段、区政府大院后面水环境综合整治、05地块安置地及配套小学用地等3个项目均于3月底按时交地,台商会馆仅用3天就完成征迁扫尾及清场任务,东墩污水处理厂二期提前两个月交地。现在正全力以赴推进闽南水乡圳头段的征迁工作。1-10月,蓝田镇累计完成房屋拆迁协议签订1230宗,面积28.46万平方米。
受征迁补偿政策和木材加工业综合整治的影响,今年“两违”现象有所抬头。为此,蓝田镇按照全市重点项目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求,不等不靠,组织一支专门的巡逻队,利用“天眼”,发动群众,坚持露头就打,出土就拆,以高压的态势刹住“两违”歪风。今年以来,蓝田镇共组织较大规模打击“两违”27次,拆除“两违”建筑278宗,面积10.89万平方米。
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按照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要求,积极构建生态优美、环境整洁、宜居宜业的富美蓝田。蓝田镇巩固提升水环境整治成果,重点做好九十九湾主港道、小港、湘桥、西坑支港道的清淤和整治提升工作,确保九十九湾主港道两侧整治出6-7米的空间实施绿道、片林配套建设。目前,已完成主港道两侧圳头、东屿段的征迁任务。
随着龙文区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胶合板产业逐渐与城市发展产生了矛盾,蓝田镇有序推进胶合板行业转移。2014年蓝田镇上报胶合板行业788家,总占地面积191.67万平方米,建筑物面积67.81万平方米。2015年重新摸排出新增胶合板行业320家,总占地面积27.3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3.28万平方米。共计1108家,总占地面积218.97万平方米,建筑物面积81.09万平方米。截至8月31日,蓝田镇已取缔关停辖区内所有违规企业,提前两个月完成了龙文区委、区政府下达的任务。
在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蓝田镇也成效明显。从去年开始,蓝田镇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每年投入80多万元对全镇各村89个垃圾堆放点进行统一承包清运,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各村(居)也逐步建立一支日常环境卫生整治队伍,分三支分队,即农村清扫保洁队伍、池塘清淤队伍、公厕卫生整治队伍。今年,蓝田镇将加大对各村的环境卫生整治经费投入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办法,把池塘漂浮物及清淤工作纳入镇补助范围,以各村实际清理情况决定补助金额。农村的道路清扫保洁,陈年垃圾的清理,将根据各村的实际成效和工作力度进行考核,对于成效明显或是工作力度大、工作水平明显提升的,每年分别给予3万-5万元的补助,帮助各村缓解村财压力。同时,与全年的保洁经费拨付挂钩,对于行动慢或者群众举报、镇巡查过程中发现垃圾未清理,通知整改未及时整改到位的将取消全年的卫生补助经费。
漳州版“清明上河图”有望明年5月实现

闽南水乡湘桥段规划设计图
装扮九十九湾,让九十九湾沿岸成为漳州版“清明上河图”,这一愿望有望在明年5月实现。届时,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将有龙舟风情馆、闽南建筑文化展示馆、书画名家创作基地、九十九湾木船趣乐游、龙文传统手工艺术品原创坊等,能充分体现闽南水乡特色的主题建设。
据了解,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启动区南起湘桥,北至响水桥,全长2.6公里,是九十九湾沿岸人文底蕴最为深厚、自然景观最为优美、天然河道最为宽阔的地带。项目涉及2个乡镇、3个行政村,蓝田镇主要涉及圳头、湘桥两个村。
湘桥村地处九十九湾入江处,村里还保留有明清之际古民居11座,于2007年12月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纳入市、区两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江傍水的湘桥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清康熙奉政大夫黄金钟、清雍正刑部主事黄天瑞、清乾隆翰林院检讨黄阑枝、清康熙广西州同知黄宏遇以及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黄稷堂等历史文化名人均是生长于此。浓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湘桥村有条件建设成独具闽南特色的水乡景区。
目前,湘桥村已被列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现已投资200多万元完成规划设计,古村周围的木材加工业已全部关停,全村卫生大整治已初见成效。下半年,蓝田镇将集中清理各村的陈年垃圾,完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并在各村空旷地开辟建设绿地、综合活动场所或停车场。
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综合楼年底投用

漳州市妇幼保健医院
漳州市现有医疗设备比较落后,公共卫生保障能力较低,不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急需建一所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儿童医院,以改善周边社区居民的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根据《漳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09 年-2015 年)》,拟新建漳州市妇幼保健院、漳州市儿童医院。
漳州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综合楼项目位于蓝田镇蓝田村,建筑面积66747平方米,总投资4.25亿元,2015年度计划投资额8000万元, 前10个月累计完成投资额6500万元。项目总占地面积120亩(包括公共卫生用地),总建筑面积6368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积24680平方米,二期39000平方米。主要建设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体检中心、行政楼、附属楼等,拟设病床500张。目前,已基本完成医疗综合楼的工作,预计12月份启用,后勤综合楼也将在年底完工。
漳州首个电子商务创业园落户蓝田
漳州市易维通电子商务创业园系漳州市易维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的“漳州市首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园区坐落在市区迎宾大道、水仙大街和小港路交接处,毗邻云洞岩风景区和江滨亲水公园,属于蓝田镇辖区。
园区总投资5000万元,于2013年11月份投建,2014年2月22日正式揭牌运营,园区第一期运营面积1.02万平方米,开园入驻企业23家,2014年11月29日园区第二期“漳州市盛辉电商物流园”投入运营,面积2.33万平方米,至2014年底园区总入驻企业53家,电商从业人数700多人,线上平台月交易额从建园时的500多万元至目前突破3000万元,累计交易额突破2亿元。
园区于2014年5月份与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等省内7大IT园区共同被福建省“正统网”授予“电子商务与外包服务园区管理权限”。
蓝田镇文化名人:东阁大学士林釬

东阁大学士林釬(资料图片)
林釬(1578-1636),字实甫,号鹤胎,龙溪人(今龙文区蓝田镇蓝田村洞口社人),后移居南靖中埔总(今南靖县丰田镇古楼村)。林釬世代务农,早年家境贫寒,父早丧,与母亲相依为命。年少时,他在本村洞口林氏祠堂内念完私塾,去漳州城内府学念书。
明朝神宗万历丙辰四十四年(1616年),林釬考中进士,殿试第三名,授编修。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林釬任国子监国子司业,后升为国子祭酒。期间,他办事公正,自奉清廉,教导有方。但是,当时熹宗皇帝宠信宦官,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当政专权,凶残地陷害正派人士,屡次制造大规模冤案,打击忠良。当时,林釬敢于触犯魏党,惹了奸党,自知难以在京城存身。当日晚上,他“即名挂冠棂星门径归”,把自己的乌纱帽挂在棂星门上,匆匆收拾行装,连夜逃离京城。魏忠贤为此伪造圣旨削去他的官职。
林釬返漳后,即从龙溪故里(今龙文区)移居中埔总(即今之南靖丰田古楼),在永丰溪畔择地兴建“阁老楼”。当林釬挂冠后,居住于古楼期间,那时,黄道周亦因避魏党势炎而归里隐逸,两人结为知己。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死后魏党倒台,所建忠贤生祠悉行拆毁变价,所有受魏忠贤迫害的人得到昭雪。明崇祯元年(1628年),思宗起用林釬,初复原职,继而升为礼部侍郎兼侍读学士。九年(1636年),朝廷采用占卜法选官,召林釬对答问题,林釬陈述了“用人,理财,清寇,宁边”四策。他的精辟论证和精明能干,深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器重,拜为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军国大事,被尊称为“林阁老”。林釬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三十日逝世,赐谥文穆,葬于洞口鹤鸣堂右后侧数百米处,与母、妻三合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