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探索“生态+”模式:让百姓看得见风景、摸得着幸福
zz.fjsen.com 2017-10-15 11:54:23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九龙江水碧迢迢,花样漳州美如画。 金秋时节,地处“闽南金三角”的漳州繁花锦簇,瓜果飘香。九龙江儿女迎来了丰收的喜悦,一张张勤劳、朴实的面孔,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早,李小倩就带着小儿子到西院湖生态园散步。“来,看妈妈这里,不要跑。”她想用照片留住孩子的每一个瞬间,可小家伙在穿湖而过的木栈道上奔跑了起来,“人在画中”的意境呈现眼前。此刻,看着撒了欢的孩子,这位年轻妈妈是幸福的,作为一名普通的漳州市民,她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是“生态+”效益。 绿色是漳州最鲜明的发展底色。近年来,漳州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发展定位,探索“生态+”模式,延展“生态+”效益,致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 什么是“生态+”?福建省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向记者阐述了“生态+”理念:所谓“生态+”,就是生态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旅游项目、防灾减灾、民生工程、历史文化等融合,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城乡环境转型升级、生活品质转型升级和城市品位提升,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生意“四生”融合,不断延展“生态+”效益,真正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昔日的荒地、滞洪区纷纷华丽蜕变老百姓感叹“就像生活在花园里” 国庆假期过后的第一天,人民网记者走进漳州。西院湖生态园内,微风习习,层林叠翠,绿意盎然。孩童在花丛中追逐嬉戏,年轻人在步行道、自行车道上跑步、骑行,老人在木栈道上悠闲行走,享受着优美自然环境带来的惬意。 西院湖生态园美如画。游斐渊摄 西院湖生态园位于漳州城西的芗城区西院村,之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附近居民乱搭乱盖,可谓“脏乱差”。今年2月初,西院湖生态园动工,8月底建成开放。生态园一期占地200亩,二期工程即将开工。这个项目花钱少、见效快,群众很喜欢。 负责建设、运营管理的漳州城投地产集团总经理黄超宁介绍说,西院湖生态园位于漳州市区三大内河水系之一的三湘江主河道上游,按照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挖河成湖,通过整合水利、生态、休闲三大功能,融合湿地风情、山水湖景和自然风光,将滞洪区打造成集城市泄洪、生态保护和休闲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色海绵体、市民多彩聚集地”。 对外开放以来,家住附近的李小倩和两岁的儿子便成了西院湖生态园的常客,“这里空气好,花多树多,景色美。”除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醉人景色,李小倩感受最深的是,以前想带孩子到公园玩,得费劲地往城东边跑,现在公园就在家门口,自然更愿意多出门走走。 就在记者跟李小倩交谈时,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妇带着三岁的孙子迎面走来,得知记者在采访,老两口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原来,老人来自江西九江,七年前,儿子在漳州读大学毕业后留下来发展,还娶了漳州姑娘,便在这里安家落户。 “孩子当时在这边买房子,我们过来一看,就说这也太偏僻了,路也不好走,而且周边也没有什么公园可玩。”起初,老两口对儿子在漳州安家落户,特别是把房子买在离城中心较远的西边是有意见的。而现在,小区周边的路变宽了,西院湖生态园开放了,老两口的态度也就转变了。 孩童在木栈道上追逐嬉戏。游斐渊摄 讲到这,老先生笑着说:“这几年,漳州的变化确实大,环境变美了,空气变好了,我们就像生活在花园里。” 西院湖生态园开园迎客一个多月, “月湾寻迹”“栖居水畔”“疏林碧水”“绿林映岸”等景观圈粉无数。很多生活在漳州的老百姓也因此变得更加自信,拍下不少西院湖生态园的美图在朋友圈转发,推介漳州,为漳州代言。 西院湖原是由主城区内河滞洪通道改造而来的,项目建设顺应自然生态,利用原先的滞洪区,打造成“会呼吸”的湖体生态空间,整个园区全部采用自然驳岸、生态护坡,不砌石头、不搞硬化。 而与西院湖隔江相望的南湖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这里原来是千年古刹南山寺边上的放生池,多年来垃圾堆积如山,经过整治拓宽、水位提高,与周边水系贯通,如今湖水清澈、岸绿景美。 “通过建设南湖,把生态和历史文化融合起来。南湖与漳州古城仅一水之隔,通过飘带天桥、南山桥廊桥连接,形成古城、古桥、古寺相连通的格局,漳州千年文脉将连绵延续下去。”漳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陈建进带领记者畅游南湖,一路侃侃而谈,兴奋不已。他曾担任过漳州下辖龙海市规划建设局局长,对漳州文脉了如指掌。 与此同时,在漳州城西滞洪区,正在建设一个总规划面积达7500亩、水面超过1500亩的西湖生态园。今年9月已正式开工建设,将打造成“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样板工程。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