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治村老粮仓变身美丽乡村新地标

zz.fjsen.com  2022-11-17 13:22:4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时光如流水,生活总是大步向前。来往的年轻人不知道,50年前的华安县新圩镇绵治村,曾有比盛夏更为火热的岁月。

50多年前,先后有200多名青年主动参与到“上山下乡”的队伍中,选择了到条件艰苦的新圩镇绵治村“扎根”,为农村建设贡献力量。“那时候我还小,跟着生产队一起到粮站卖稻谷,谷一卖好就可以到附近玩。”绵治村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记忆犹新。对他而言,绵治粮仓承载了他的青春岁月。

为弘扬知青精神、传播知青文化,新圩镇绵治村决定把20世纪80年代旧粮仓改建成绵治知青文化园。园区设有知青馆、知青博物馆、知青食堂、民俗文化馆、农产品电商交易服务中心以及农家书屋等,同时对室外配套设施广场以及围墙、绿化等进行铺设,建成文化广场。

“这是你,这是我,这是……”

“以前我们在这做饭,那一块是睡觉的地方。当时大门还有个洞,常常有小狗跑进来偷吃东西……”仔细地看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当年的知青们激动不已,手指着照片上的人物,一个一个叫出名字来。

“扎根”绵治村时,知青们都住在村民家里,与房东和他们的家人建立了深刻的情谊。如今再回到绵治村时,当年的知青们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他们一起回忆往事,拉家常,谈人生,一如往常,亲密无间。

知青博物馆以老照片、实物展示为主,再现知青们当年在绵治村建设新农村的场景。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农产品电商展示平台,用以展示绵治村特产百香果、高山茶、茶油、冬蜜等,让更多人了解知青文化,传承发扬知青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绵治村乡村振兴的成效。

乡村振兴广场作为知青文化园的新增特色。可供村民开展健身、娱乐等文体活动,为村民日常生活带来新气象,成为乡亲父老们演绎新时代乡村文化新生活的活力平台,为乡村振兴建设传递正能量。(华安融媒)

  • 责任编辑:林永清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