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返乡青年洪明贤将“空心村”改造成“文化村”

zz.fjsen.com  2023-11-27 08:35:03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走进“小山东南宋文化村”,目之所及,30多幢各具特色、修葺一新的闽南燕尾脊古厝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落日余晖下,庭院内百草青翠、水流潺潺、古香古色。“小山东南宋文化村”坐落于古雷开发区杜浔镇的城里村山东自然村。近年来,得益于返乡创业青年洪明贤,这片在时光深处沉睡的旧村落开始被“唤醒”。

洪明贤的老家,就在这山东自然村中。相传,祖居山东兖州的南宋丞相杨维邦,其家眷在逃难的途中选择于此定居,几经繁衍、发展壮大,山东村村名便由此而来。历经时代变迁,和许多传统村落一样,城里村山东自然村日渐“空心化”,留村人口不足400人,村民纷纷将新房建到村庄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留下了连片荒废的60多座古厝。年久失修的古厝,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残垣断壁、破瓦陋墙。

2016年初,洪明贤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回到家乡创业,在村前开了一家养生餐馆。看着这些充满历史故事的古厝,洪明贤开始思考能否通过改造、翻新,赋予它们一些新的功能,与自己开的养生餐馆融合,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创造出一片远离城市喧嚣的休闲场地。“这是宝贵的历史财富,不能就这样荒废了。保护好古厝,才能留住乡愁、留住根脉。”洪明贤说。

2019年初,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洪明贤与村民签订协议租下老宅,并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进行修缮,将这里打造成“文化驿站”,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寻找流失的乡愁。“小山东南宋文化村”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有益尝试,开始口口相传。

捡回来的一截木头打磨成灯饰,破旧的瓷碗陶罐嵌在墙上装饰吊兰,老房子的炉灶改成了洗手池,墙上的壁画稍加修饰就是一道风景……几年下来,洪明贤已经将30多座老宅改造成农耕文明展示厅、美食制作DIY手工坊、茶室、餐厅、书屋、民宿等功能各异的场所。今年“十一”假期,有近万名游客慕名而来,赏美景、品美食、观古厝、忆乡愁。

“这一片旧村落中就有一栋是我家的祖宅,现在我也来这里打工,既当上了房东又额外增加一份收入!”村民洪云说道。据了解,目前村里有20多人在这里就业,包粽子、种草药、卖土特产,人年均收入近5万元。

此外,在洪明贤逐步壮大的团队里,有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加入,在这片称之为“家乡”的沃土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与活力。“随着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给创业青年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洪明贤说道。

一子落而万象新。以荒废旧村落改造焕新为起点,洪明贤带着团队正探索打造“农旅+”发展模式,通过民宿、乡村美食、农业体验和农田观光等项目推动三产融合,撬动盘活村中更多的资源。下阶段,杜浔镇城里村党支部将在“小山东南宋文化村”筹建“党员在身边”服务窗口,增加与群众相关的政策解读、务工信息推荐等内容,将经济发展与服务群众相结合,深化“党建+N”发展模式,让红色引擎赋能产业经济,构建红色商圈党建长廊,促进村民增收。

“实现人生理想不必舍近求远,在美丽乡村也可以装扮出我们最向往的‘诗和远方’!”洪明贤表示,希望通过他的努力,激活更多乡村沉睡的资源,打造更多优质农旅产品,吸引带动更多人回乡创业、就业。(柯少如 蔡彩霞)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