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飞跃百年 这些“空中飞球”有了新使命

zz.fjsen.com  2024-11-02 14:56:0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连日来,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馆内所呈现的中国女排发展历程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与此同时,在中庭举办的“排球与规则——揭开夺冠背后的神秘力量”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实物展,也以其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移动脚步,随着一颗颗具有年代感的排球映入眼帘,排球运动的发展史也仿佛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

“排球脱胎于篮球运动,距今已有将近130年的历史了。”“你猜得没错,这个正是篮球的内胆,而它也是排球最初的模样。”……

提供展品的收藏家、漳州市政协文史员、漳州一中红色文化博物馆馆长林宪杉在现场,不时与游客交流,讲解展品中的历史故事和背后的文化意义。交谈中,不少游客向展柜中用篮球内胆做的排球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在现场所展示的16个不同时期的排球中,初代排球最有代表性。”林宪杉介绍,排球运动起源于为中老年人锻炼而设计的一种游戏活动,1895年,美国人摩根将篮球内胆从篮球中取出,在体育馆内挂起网球网,用篮球内胆在球网上空来回击打,“这便是排球运动的雏形”。

至20世纪初,排球运动开始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排球也从一颗篮球内胆演变为由羊皮或者皮革包裹内胆的竞技用球,并逐渐成为一项竞技运动。

“展柜中所展示的初代排球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较于篮球球胆更具有稳定性。”林宪杉告诉记者,排球运动1905年传入中国,1911年上海举行了中国最早的排球表演赛,其后排球运动便逐渐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

早期,由于制作工艺还未成熟,比赛和训练所用的排球大多为由内胆嵌入外皮的分体式结构。外皮破损时可以将内胆取出更换新的“外衣”,从而延长排球的使用寿命,而展柜中所陈列的初代排球,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珍贵见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排球的样式也从分体式结构‘升级’为整体式结构。这种设计不仅使得排球能够承受高强度的比赛和训练,同时也提高了球飞行的稳定性和手感的舒适度。”林宪杉说。

“除了排球样式之外,排球的颜色演变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林宪杉告诉记者,从女排五连冠时期的全白色排球到1988年女排世锦赛采用的蓝、黄、白三色排球,颜色的丰富不仅增强了视觉感和观赏性,也为排球运动注入了新活力。到2008年奥运会,排球被简化设计成蓝黄撞色,既让比赛增彩,又助力运动员精准控球。

“近年来,排球在蓝黄基调上更添多样化与创新,如增加了曲线设计与防滑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飞行稳定性和耐用性。”林宪杉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是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开馆以来的首次临时展览。

今年8月,福建省文物局下发《博物馆设立备案确认书》,将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正式纳入国有博物馆序列,这意味着它将具备社会教育的功能,可以以展览、讲座、研学活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女排精神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在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一个月的精心策划和筹备下,该展于9月底正式与广大市民游客见面。

“自传入我国以来,排球运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国女排以‘五连冠’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国排球历史的新纪元。”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馆长李淋明告诉记者,通过展出不同时期的排球实物和排球运动规则,可以让更多参观者了解排球运动在中国起步、完善、成型的发展历程,更深层次地理解“女排精神”的实质内涵,与馆内的“女排精神”专题展形成呼应,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据悉,此次临时展览自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仅国庆期间便吸引了上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李淋明介绍,为了更广泛地传播“女排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同时迎接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的到来,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决定将展期顺延至11月底,还未去参观的市民游客可以抓住机会,近距离感受女排精神的魅力与排球运动的激情。

不同时期的排球和规则虽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静静地躺在展柜之中,但它们仍然承担着述说中国排球运动发展的使命。李淋明告诉记者,他计划明年带着这些珍贵的实物走出漳州,到省外乃至全国进行巡展,让更多的观众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到中国排球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闽南日报记者 许文彬

  • 责任编辑:沈文栋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