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漳州供电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zz.fjsen.com  2024-12-04 18:33:21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红旗供电所”评选结果,龙文高新供电服务中心的颜厝供电所连续两个季度获得“红旗供电所”称号,供电所员工人均绩效增幅达33%。“自从开展‘红旗供电所’争创活动以来,我们供电所全员铆足了干劲提升指标,看到如今的绩效,大家都觉得劳有所值。”颜厝供电所所长兴奋地说道。

一直以来,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加快创新管理模式,以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从绩效考核、员工成长、聘任考评等方面入手,提出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大师工作室引领人才培育、强化聘任考评应用等举措,改善部分干部员工“小富即安”思想问题,全面激发企业活力、内生动力。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构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

薪酬和业绩联动,收入与表现挂钩。国网漳州供电公司通过优化考核体系、强化按劳分配、设立奖惩机制等方式,建立了收入能增能减的绩效管理体系。在今年公司推动的红旗供电所建设中,考核体系得到了充分彰显。

全市76个供电所按营业户数规模划分成两个赛道开展对标,让供电所与供电所之间精准角逐。供电所月度绩效紧密与指标在全省综合排名、全市所在赛道排名双向挂钩,依据分段位精准对应0.8-1.2区间系数,让绩效奖金分配合理拉开差距。

同时,积极开展“红旗供电所”争创活动,按季度、年度周期评选红旗供电所、流动红旗供电所、黄榜供电所。强化按劳取酬理念,创新推行“按劳按绩定绩效包”考核模型,综合考量供电面积、管理难度、客户密度等多维度因素,精心设定绩效基础包分配规则,让员工工作表现与绩效奖金紧密相连,充分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的差异。

截至2024年11月,共有14个供电所荣获“红旗供电所”称号,20个供电所获得“流动红旗供电所”,8个供电所登上“黄榜供电所”,有力推动了供电所争先创优。

拓宽员工成长通道 创新高精尖人才培育模式

国网漳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人才培育新模式,从自主作业队伍建设、数字化人才培育、高端人才引领、电力工匠塑造和青年人才托举等多渠道拓宽员工成长通道,优化专家人才帮带机制,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借助各类竞赛平台,提升员工技能水平,推动高精尖人才快速成长。

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该公司还组建了灵活的柔性攻关团队,组织部刘林慧介绍说,“该团队由技能大师领衔,青年骨干承担重要工作,跨单位、跨部门组建,不占用机构编制,不调整人事关系。同时,选聘技能大师与优秀青年员工结对,担任青优人才的技能导师,签订师徒协议,并制订‘一人一策’精准培养方案,加快提升青年员工技术技能水平,补足技能弱项,强化核心技艺。”

此外,该公司还完善激励机制贴合度,加强柔性团队资源、政策和激励倾斜,使激励机制与优秀成果更贴合,对柔性团队的创新成果、典型经验、竞赛奖项及优秀项目等,通过组织绩效、执规体系等方式进行奖励。

通过技能大师引领平台的建设,青年人才成长提速显著。2024年,国网漳州供电公司新增大国工匠培育对象1名、福建省享受政府津贴推荐人选1名、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共有77名青年骨干实现岗位晋升。

强化聘任考评应用 健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机制

为锻造一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供电队伍,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大力实施岗位公开竞聘,推行重要技能岗位及以上人员聘任制全覆盖,明确任期任务目标并量化评价,强化考评应用,实现岗位能上能下,废除岗位终身制,让真正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的员工走上重要岗位干事创业,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该机制针对不同序列管理人员,如主业、产业、供电所等,实施差异化年度考核:优化考核评价办法,突出业绩导向,不断拓宽干部考核评价维度,增加红旗供电所业绩贡献;优化评价比例,中层领导人员考核评价指标中业绩考核占比提升至40%。

“我们县公司整体基础比较薄弱,以往跟大的县公司比指标总是落后。实行差异化考核之后,我们只需要跟基础差不多的兄弟单位比、跟自身比,不断追求量身定制的目标,员工更有成就感,干劲也更足。今年第三季度我们县公司企业负责人绩效指标排到了第二名!”南靖公司组织部主任盖姗姗激动地说道。

同时,该公司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修订公司岗位动态管理方案,明确11条人员退出标准。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刚性执行岗位聘任制管理办法,对排名后10%的人员降岗降薪,突出实干实绩导向。2024年以来降岗降薪、低绩效退出同比增加72%,有力促进了管理队伍的优化升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国网漳州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以更科学的管理机制激发员工潜能,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向着打造卓越供电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电力保障。(国网漳州供电公司

  • 责任编辑:陈志远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