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织链的产业“进化论”

zz.fjsen.com  2025-07-28 08:11:42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芗城智能数控电子设备产业集群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能有多顺畅?

速度快:从上游企业下单配件到配件上生产线,仅需2小时;

品类全:生产一台智能电力监测仪器,零件无需外购,园区企业就能配齐;

后劲强:近三年来,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1.04%;

……

这样的“邻里协作”每日都在上演。近日,该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芗城也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两年在该评选中都有收获的县区。

“与其他集群‘众星捧月’不同,我们的是以‘满天繁星、多点开花’的生态,阐述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深层逻辑。”芗城区工信局副局长杨志鸿如此比喻道。

从龙头引领到“群星”闪耀

集群内,“群星”璀璨:科华技术、万安实业等龙头企业如“北斗星”,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似“亮星”,而更多中小企业则像“星群”,在“产业星空”中闪耀。

这种“满天繁星”的格局,恰恰是集群最珍贵的竞争力。

细分赛道上,“繁星”各有所长。科华技术的工业级UPS电源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东方智能的电力监测仪器在智能电网领域市场占有率超15%,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前三;民翔半导体填补了地区芯片制造空白;万安实业国家级“5G智慧物流仓储”实现国家级示范突破,为离散制造与流程工业提供数字化标杆。

产业广度里,“多点”全面“开花”。从上游的芯片、传感器,到中游的电源设备、工业仪表,再到下游的数据中心、新能源应用……产业集群像一张精密的网,网罗了高端电源、半导体存储、光电显示等多个领域。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当单个企业的专长转化为产业集群的系统优势,“繁星”织就的产业链便有了更强的韧性与活力。

从“单打冠军”到“链式军团”

金峰开发区,是集群的“主阵地”。66平方公里内,集群蓬勃发展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科华技术是集群的重要“链主企业”,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安全、高性能经济型智慧锂电储能及电能变换系统关键技术”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

在科华技术的智能化车间里,企业核心产品——UPS不间断电源正有序生产。集成电路等各类零部件经过严格质检后,被分门别类输送至生产线,最终组装成成品。这些成品销往全国各地,为各行各业提供着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科华技术的电源品质高、订单量大,其部分PCB板交由视瑞特生产。”视瑞特副董事长蔡勇斌介绍,科华和视瑞特两家企业形成了链条关系,业务合作紧密,未来有望达成更多合作。

视瑞特是科华技术的“上游企业”,也是宸为电子、世卓电子的“下游企业”。“视瑞特主要生产监视器、显示器等产品,离不开触摸屏等配件。”蔡勇斌说,过去,视瑞特从上海、广东等地购买配件,如今,企业的中小尺寸产品触摸屏由宸为电子生产。与此同时,触摸屏还需要柔性集成电路进行连接,而园区内的世卓电子正好能够承接生产。

点与点链接,企业与企业互补,“家门口”的产业链不断形成。作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企业,众环科技对原料有严格要求。“众环科技半数以上的供应商,在企业方圆10公里内。配件从下单到上生产线,全程不落地,时间仅需2小时。距离近、品类全、质量高的原料供应链,让我们的产品更加绿色环保,深受消费者青睐。”众环科技副总经理吴国民介绍,这种高效的供应模式也能让企业在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时更加从容,能够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及时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把“供应链”转变为“共赢链”,正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微观密码。

从优化营商环境到构建产业生态

集群的成长,既需要市场的无形之手,也离不开政府的有形引导。

政策精准滴灌,是关键一招。芗城区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链主”梯度培育库,支持科华技术、万安实业等龙头企业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8项,推动“漳州智造”品牌影响力辐射全国。全区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行动,科级干部挂钩服务企业,实现集群规上工业企业“一对一”全覆盖,上半年195名挂钩干部累计走访企业近500家次。

产学协同攻坚,注入创新活力。众环科技和厦门大学共建“低噪声空气净化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批省级区域发展项目。科华技术联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攻关“完全自主可控的大功率变流集成控制芯片”项目,将解决能源变换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芗城区工信局将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构建产业生态,积极推进智能数控电子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杨志鸿说道。

当“满天繁星”汇聚成璀璨星河,当上下游链条拧成坚韧钢绳,“漳州智造”的光芒正从芗城区出发,照向更广阔的未来。(漳州融媒记者 廖瑜婷 通讯员 刘钦赐 杨燕芳)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