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栏选手到龙舟桨手 陈志丰闪耀世界龙舟锦标赛赛场

zz.fjsen.com  2025-07-30 08:13:33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德国的天空!”近期,一条定位显示在德国勃兰登堡的朋友圈引发关注。在德国举办的第17届世界龙舟锦标赛200米项目上,来自漳州东山的选手陈志丰代表中国出征,勇夺金牌。那条朋友圈,便是他看到五星红旗在赛场升起时,心潮澎湃,有感而发。

陆上初露锋芒

调皮少年展运动天赋

2005年,陈志丰出生于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岐下村,平日里调皮好动。他的父亲回忆道:“我发现孩子在跑步时格外专注,所以一有空就带他到附近学校运动锻炼,久而久之,便发现了他的运动天赋。”

在体育道路上,陈志丰最初的方向并非水上项目,而是陆地田径,主要练习跨栏等项目。2018年的一次选拔,成为他运动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当时,皮划艇省队到漳州少体校选拔人才。陈志丰回忆,那时他对皮划艇充满好奇,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或许是因为家住海边的岐下村,与水上项目有着特殊缘分,他凭借出色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能力,被省队教练一眼相中。

从田径项目转向皮划艇激流,是陈志丰运动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转变。项目不同,训练内容也大相径庭。他从学习游泳开始,逐步掌握静水划船、爱斯基摩翻滚,最后进行激流专项训练。此外,还有大量的体能和力量训练。“在少体校还要上文化课,到了省队则更专注于训练,训练量大幅增加。”陈志丰坦言,在最初一两个月的适应期内,训练十分辛苦,“翻船”更是家常便饭。

谈及陈志丰,皮划艇激流教练杨益国回忆起他第一次参加激流专项训练的场景。当时要从场地水流最大落差处划下去,其他队员还在犹豫不决,陈志丰却主动请缨,要为大家做先行示范。他仔细观察水流走向,确定划行线路后,果断按照预设路线完成划行。“他善于思考、胆大心细,是个皮划艇激流的好苗子。”杨益国对当时年仅12岁的陈志丰赞赏有加。

水上团队协作

从单人作战到龙舟逐梦

近年来,全国各地龙舟赛热度攀升,不少比赛吸引皮划艇运动员参赛。陈志丰从单人作战的皮划艇激流转向团队协作的龙舟项目,缘于省队师兄的一次邀约。

“大概是在考上大学的暑假,省队的师兄邀请我代表福建队参加全国龙舟赛。”陈志丰回忆道。此外,他所就读的东北电力大学也有龙舟队。在学校和省队的多次训练中,陈志丰对龙舟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

从皮划艇激流转到龙舟,是陈志丰运动生涯的第二次重大转变。在训练方面,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著差异。相同的是,它们都属于水上项目,个人训练内容相差不大;不同的是,龙舟项目更注重团队协作。

“皮划艇激流偏向极限运动,需要合理的判断能力和瞬间反应能力;而龙舟更强调团队融合,所有人都要统一行动,听从教练安排。”陈志丰开玩笑地说,就像日本动漫里那样,龙舟项目不仅要自己发挥出色,更要相信队友间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形成的默契。

今年5月,当得知自己将代表国家出战世界龙舟锦标赛时,陈志丰激动得整宿未眠:“这是我第一次为国出征,也是第一次出国比赛,当时满心都是兴奋!”

然而,锦标赛的征程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200米项目上。陈志丰回忆,200米项目需划三轮取最好成绩,其中一轮加拿大队突然爆发,取得了优异成绩。“赛后在等待最终比分时,整个队伍都紧张不已。”成绩揭晓,中国队仅领先加拿大队0.01秒,这样的惊险经历,让陈志丰感觉仿佛做梦一般。

“这块金牌,是对我从田径到皮划艇激流,再到龙舟,这一路付出汗水的最好回报。”陈志丰感慨地说。(漳州融媒记者 刘健宁)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