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食”鸡蛋走俏 适合每个人吗?
zz.fjsen.com 2025-09-10 07:16:40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在漳州市区多家大型超市的蛋品区,一批标注“可生食”“无抗生素”“无菌”的鸡蛋,以高出普通鸡蛋2—3倍的价格占据货架C位。这些“可生食”鸡蛋的商品介绍页面上,宣称鸡蛋在生产过程中历经了清洗消毒、风干喷油、紫外线杀菌、检测喷码等多道严谨工序,产品具备可追溯性,并郑重承诺“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在健康饮食潮流的推动下,这类产品迅速成为年轻家庭和健身人群的新宠。 然而,近日,诸如“可生食鸡蛋真的无菌吗”“可生食鸡蛋相较于普通鸡蛋是否更具安全性”等话题,在消费群体中引发了关注。那么,这些“可生食”鸡蛋真的能放心食用吗? 在漳州大润发超市蛋品区,记者看到货架上陈列着许多不同规格的“可生食”鸡蛋。在价格方面,10枚装的鸡蛋售价16.9元,15枚装售价39.9元,20枚装售价20.9元。对比普通鲜鸡蛋8枚装仅6.8元、15枚装仅12.9元的价格,“可生食”鸡蛋高出了不少。这些蛋品标注了“冷藏储存”,“宜生食期限”通常为距离包装日期15天内。“这类鸡蛋主打无沙门氏菌,销量比普通蛋好。”导购员陈女士透露,“不少顾客看重‘可生食’标签。尤其是宝妈群体,觉得更安全。” 北桥市场的摊主朱琴则表示,更多消费者会购买店内的土鸡蛋。市面上的“可生食”鸡蛋可能更多是一种商业化概念。这是因为无菌环境养殖成本极高,鸡蛋从生产出来后,经历了超市、家里、饭桌等过程,当中避免不了其他微生物,包括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对“可生食”鸡蛋的污染。 “可生食”鸡蛋在京东、抖音、淘宝等线上渠道同样火热。以淘宝平台为例,搜索关键字“无菌蛋可生食”显示,部分店铺月销量突破1万单。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博主分享可生食无菌蛋的挑选和食用方法,涵盖从蛋壳完整度、生产日期标注到沙门氏菌检测报告的甄别技巧,并详细演示了温泉蛋、溏心蛋、班尼迪克蛋等半熟料理的精准控温制作流程。部分内容还附有与普通鸡蛋的菌落总数对比实验视频,同时强调孕妇、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彻底加热后食用的安全须知。 特殊人群最好吃熟鸡蛋 “商家承诺‘可生食’鸡蛋无沙门氏菌,吃起来也和普通鸡蛋区别不大,但心理上更安心,虽然贵点也愿意买单。”消费者梁洁向记者展示回购订单,并在网上下单此前没有尝试过的“可生食”叶黄素鸡蛋。 那么,这类鸡蛋真的吃起来更安心吗?漳州市中医院营养科负责人、主治医师刘霏认为,生鲜蛋品中天然存在抗消化酶等物质,此类成分会显著抑制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效率。数据显示,生食状态下蛋白质消化率仅为30%~50%,而经彻底水煮后吸收率可提升至近100%。“从营养学角度,充分熟制仍是最大化保留鸡蛋营养价值的最优方式。”她指出,婴幼儿、老年人等消化功能较弱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或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严格避免生食鸡蛋。 对于健康成年人,刘霏建议,若出于尝鲜目的少量食用符合无菌标准的“可生食”鸡蛋,理论上无明显风险,但必须满足两大前提。一是蛋品新鲜度需严格可控,二是全程需保持无菌冷链保存条件,注意食物储存、制作过程中的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过,这一建议不适用于孕妇、术后康复期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特殊群体。从食品安全维度考量,彻底煮熟始终是鸡蛋最稳妥的食用方式。 “健康底线不应因追求新奇消费而妥协。此类宣传容易使消费者忽视生食风险,甚至产生‘可生食即等于无风险’的认知误区。”针对当前市场上“可生食”鸡蛋的商业化宣传现象,刘霏提醒,消费者需保持理性。选购时应重点关注产品执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规范、是否提供权威第三方检测报告、保质期管控是否严格(如是否采用无菌包装及冷链运输)等要素。(漳州融媒记者 王心如 通讯员 苏宇)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