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大溪:文旅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zz.fjsen.com  2025-09-25 07:49:16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9月的平和大溪镇,阳光洒在庄上大楼的土墙上,仿佛为这座“世界最大方形土楼”披上了一层金光。不远处,灵通山的火山岩峰丛地质地貌在蓝天映衬下更显奇险幽秀。来自厦门的游客李扬感慨道:“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溪镇位于平和县西南部,与云霄县、诏安县接壤,群山环绕、生态优美、文化多元。近年来,大溪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立足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以文旅产业为笔,绘就一幅“红绿金”三色交融的乡村振兴画卷。

生态为基 旅游提质升级

入秋时节,正是旅游旺季。

位于大溪镇的灵通山风景区游人如织,来自潮汕、厦漳泉等地的自驾车队在停车场绵延成阵。半山腰上,背靠绝壁、凌空而立的“悬空古刹”——灵通寺成为热门打卡点。

“灵通山作为大溪生态旅游的核心名片,以其‘奇、险、幽、秀’的火山岩峰丛地质地貌和丰富生态资源,吸引着八方来客。”灵通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曾陈彬说。

与灵通山相呼应的,是“世界最大方形土楼”庄上大楼。这座国家级文保单位,正以“保护与活化”并重的理念,以世界最大土楼和闽客交融交汇的深厚底蕴,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灵龙谷康养文旅度假区作为大溪镇新兴的文旅标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集生态观光、养生度假、户外拓展、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旅游目的地。度假区内森林覆盖率超过90%,负氧离子含量高,成为周边游客休闲养生的“后花园”。

在海拔1544.8米的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上,一座现代化威士忌酒厂静静矗立。这里是大陆首家、已量产规模最大的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大芹陆宜威士忌酒厂。2007年,台商吴松柏回到祖地平和大溪镇,创办了福建大芹陆宜酒业有限公司,开始在此打造闽南威士忌小镇,项目占地面积260亩。“酒厂通过‘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精湛工艺,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级威士忌产品及威士忌风情小镇。”陆宜威士忌酒厂董事长吴松柏说。

“平和大溪镇不仅坐拥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生态资源,更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当下正是推动其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期。”大溪镇镇长赖志慧说。

农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太漂亮了,快,给我拍张照!”风吹稻田浪千重,连日来,位于大溪镇的大松梯田水稻成熟了,金黄色的稻子层层叠叠,宛如给梯田铺上了一层黄金,美不胜收。

大松千亩梯田,背靠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面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灵通岩,空气清新,生态优美。

这里拥有一座始建于明朝末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梯田,其核心区域的梯田有600多亩,坡度在25~48度之间,田埂就地取材,采用鹅卵石依山形,随坡势叠砌而成,从山脚延绵至山顶,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以大松梯田为核心,打造‘梯田农业观光区’,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大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礼宜说,大松村通过“农业+文化+旅游”模式,实施“园改耕”恢复梯田500余亩,投资560万元建设观景台、环山漫道等设施,成为乡村振兴典范。

大松梯田在当地不是孤例,在新农村树葡萄采摘体验区,一颗颗如黑珍珠般的果实挂满枝头。游客们穿梭其间,既享受采摘乐趣,又能体验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丰富游客体验,当地通过举办农耕文化体验节、果树认养计划等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农事劳作,了解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树葡萄果苗场负责人陈桂富说。

此外,灵龙谷康养文旅度假区还创新推出“农耕研学”项目,让青少年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体验种植、采摘等农事活动,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这些互动式体验项目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更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实现“以旅促农、以农强旅”的良性循环。

大溪镇积极响应绿色经济带建设号召,以磜下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峰山村打造生态果园示范片,创新探索“以草养果”生态模式,通过保留本土优势地被植物,构建地表覆盖系统,取代过度清耕和除草剂使用,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

大溪镇通过多元产业融合,不仅让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更让当地百姓尝到了文旅产业带来的甜头。

“大溪镇将持续深耕三大特色产业,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这座千年古镇不仅‘有说头、有看头’,更‘有玩头、有赚头’,真正成为令人流连忘返、心生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民增收的乡村振兴样板。”大溪镇党委书记陈盛林说。(福建日报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卢国义 罗春兰)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