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中医康养,解锁职工疗休养新体验

zz.fjsen.com  2025-10-23 09:14:1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记者了解到,漳州市总工会推出一系列举措,助推“名医入漳”,推广“中医+康养”职工疗休养模式,打造具有漳州特色的健康养生模式。

近年来,漳州已创建4家省级职工疗休养示范基地、4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和2个劳模疗休养基地,分布在东部海滨休闲、中部花果养生和西部乡村世遗体验三个旅游发展带,通过多方合力,助推漳州中医药产业升级拓展。

名医资源下沉

疗休养有了新内涵

“平常工作比较忙,没有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想到借由这次疗休养的契机,挂上了省级名医的专家号。”在龙文区九十九湾河畔,红墙白瓦的片仔癀国医馆静静矗立,来自安徽的教师林浩,在疗休养的行程中体验到中医康养服务,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职工疗休养是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养福利事业的重要内容,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是恢复与增进职工身体健康、降低职工疾病率、促进广大职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职工疗休养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疗休养行程服务内容单一;服务配套不均衡,部分疗休养基地配套不足;针对中医康养的疗休养措施不系统、不精准,无法满足职工对疗休养的期望。

漳州坐拥1.86万平方公里海域和715公里“诗画海岸”,有着森林覆盖率达64.8%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座位于北纬25度黄金气候生态带上的城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慢生活之城”。

去年4月,漳州市被确认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发展试验区。随后,漳州印发《漳州市实施“名医入漳”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行动方案(试行)》(简称“圆山计划”),围绕“名医入漳”“名院驻漳”“名药兴漳”“名企进漳”“名品聚漳”等五大工程,引名医带人流聚人气、培育壮大医疗医药医养医旅产业,实现“名医带产业、产业引名医”,截至今年9月,全市累计签约名医413名,覆盖妇、儿、内、外等医学学科,开展线上线下诊疗10万余人次,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

“借助‘名医入漳’的力量,能够给漳州的疗休养基地引入国家级、省级的名医资源,让疗休养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漳州市总工会权益部部长林凡平说。

特色项目圈粉

康养成为文旅增长极

“我们针对客户需求,依托基地的温泉、中医药特色资源,制定个性化的康养课程,让职工到这里能够有更好的康养体验。”在长泰区唐宋花仙谷,负责人陈孝营热心介绍基地的特色疗休养行程,其中,基地推出的特色药膳,原料都取自基地自己种植的药材,颇受欢迎。

10月18日,第二届海丝中医药文化论坛召开,名医专家走进唐宋花仙谷和天福养生文化村等地参观考察,对基地的中医药配套服务表示认可。

漳州的创新在于推动疗休养模式从“旅游型”向“康养型”转变。由工会牵头,将参观名医馆纳入疗休养行程,鼓励各级疗休养基地结合本地资源,开设名医馆参观体验特色疗休养线路。

漳州拥有2159种中药材资源,民间素有中医养生与药膳食疗传统。这一优势为“中医+康养”疗休养模式提供了坚实基础。

漳州大力推广中医药康养项目,支持疗休养基地依托名医资源打造特色中医药康养服务项目。市级还设立“名医入漳”疗休养2025年专项补助资金,对基层工会组织职工前往有邀请名医并提供半天及以上服务的市级以上职工疗休养基地,适当提高补助金额,鼓励职工疗休养基地与入漳名医签订中医药服务协议,为疗休养人员提供针灸、推拿、刮痧、拔罐、中药熏蒸等中医特色诊疗服务。

“近两年,有不少外省的疗休养团队选择漳州的疗休养基地。把漳州特色的中医资源、康养资源引入到疗休养行程中,能让更多人了解漳州的另一面,擦亮‘名医入漳’招牌。”林凡平说。

优惠服务并行

让职工享更多福利

为了让职工进一步受益,漳州还提高职工在名医馆或名医工作室就医的医疗互助报销比例,由65%提高至70%。这一政策直接减轻职工参与疗休养的经济负担。

“漳州很美,我还想再来。”日前,浙江省温州市总工会组织工会职工来到漳州疗休养。他们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福石雕园体验了独具特色的养生之旅,品尝健康茶膳,在百草园认识中草药,增进对中医药康养的了解。

漳州市总工会编制5条观光线路,吸引不同省份职工来漳州疗休养。2024年,漳州市各疗休养基地接待职工疗休养300批次,一线职工5000多人次。

对于参与的职工而言,这种创新带来的实惠是显而易见的。一名参与过疗休养的一线职工陈先生表示:“专业中医理疗+旅游观光的模式,让我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学到了许多养生知识,回去后感觉精力充沛。”

漳州的实践表明,职工疗休养的转型需要政策、资源、服务三方面协同发力。“下一步,工会希望整合更多本土特色资源,与职工疗休养工作相结合,带动漳州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漳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三级调研员曾景贤说,未来,“疗休养+文旅+康养”的融合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福建日报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陈瑛 林露)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