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农村幸福院,满目“夕阳红”

zz.fjsen.com  2025-10-30 08:57:35    来源:闽南日报   我来说两句

重阳佳节,漳州各地的农村幸福院格外热闹。芗城区双溪村的老人在幸福食堂享用免费午餐,漳浦县新民村的南音社传出悠扬乐声,东山县岱南村的“长者菜园”里老人们忙着收获……一幕幕温馨场景,正是漳州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可喜成果。

近年来,漳州市以农村幸福院质量提升为抓手,构建起覆盖广、服务优的农村养老“幸福网”,让广大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晚年。“十四五”以来,漳州已建设农村幸福院1339家,覆盖率达86%,受益老人超过40万人,农村养老服务从“建起来”向“活起来”“优起来”跨越。

系统布局,幸福院建设提速增效。漳州将农村幸福院建设纳入市领导挂钩重点工作清单和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靶向诊断,出台《工作指南》《工作导则》等系列文件,并实施“三四五六”工程,为项目建设提供清晰指引。在推进过程中,漳州坚持“样板引领、新建改造、置换调整”三类建设模式,打造了一批可复制的范式。通过动态指导和清单化管理,全市已完成526个农村幸福院的提升改造,有效解决了设施不精准、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服务升级,“四助”体系温暖人心。漳州聚焦农村老年人“吃饭、清洁、就医、娱乐”的核心需求,构建了“有温度、全覆盖”的“四助”服务体系,让老人生活更便捷、更贴心。助餐服务“暖胃暖心”,创新“集体兜底+个人承担+自给自足”模式,全市共建成幸福食堂248家;助洁服务“便捷贴心”,在幸福院设置洗衣场所,配备专职洗衣员,针对行动不便老人推出“上门取送”服务;助医服务“精准安心”,深化医养结合,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监测和义诊;助娱服务“本土欢心”,挖掘闽南文化,打造“一村一特色”文化养老品牌,漳浦县新民村成立南音社,云霄县竹港村开设潮曲培训班。目前已完成提升改造的526个农村幸福院所在村中,406个村有文艺队伍、400个村每季度开展文体活动,有效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健全机制,实现长效可持续运营。漳州创新多元筹资机制,形成“六点筹资+特色模式”的资金保障体系,通过能人捐资、村财引流、爱心企业捐赠等,有效缓解运营经费短缺问题。同时,通过培训养老服务人员、组建“专职+志愿”服务队伍、引导村老年协会形成“老人自治”等机制,为幸福院长效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随着养老服务网络越织越密,漳州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正享受“身边有伴、活动有地、生活有乐”的幸福晚年。漳州将持续深化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让这张“养老幸福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让广大农村老年人在金色晚年里,共享漳州高质量发展成果。(漳州融媒记者 黄天航)

  • 责任编辑:钟舒云   标签: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