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坚守城市中的旧书店 只为那不变的情结

zz.fjsen.com  2015-06-18 09:13:48  陈志远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二十多年前,郑亚龙在北京路267号自家的门口摆的书摊

旧书店的主人叫郑亚龙,今年已经70岁了,从当年出租连环画到摆旧书摊,再到开旧书店,算来已有近40年多的光景。早在1973年,20来岁的郑亚龙就开始在北京路上出租连环画。一本连环画看一次收一分或二分,主要对象是小孩子。一天下来,也就赚个块把钱。

上世纪80年代,国家放宽政策允许个体经营,一些人开起店来,郑亚龙就在北京路自家的门口摆起了书摊,并且开始卖起旧书来。虽然只是个卖旧书的,所赚的钱根本无从谈起,但好歹有了个较稳定的地点与收入,也算是当起个老板了,只是这老板是加引号的。后来又搬到了石龟头的钟芬楼,就用三轮车摆起旧书摊。到2007年,他搬到了现在的地方,继续着那卖旧书的生涯。只是这地方来往的人太少,虽然算是市中心,却是城市的盲点,这生意也就一落千丈。

 

郑亚龙经常挨家挨户去收购旧书

惨淡难念的旧书经

在一些人眼里,卖旧书似乎是能赚大钱的。到收废品那里论斤买,转手论本卖,一本书能翻上好几翻的价。其实,这只是看到表面,真正经营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身处其中才会体味到。

上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一些人开始下海走进市场,赚得钵满盆满。而相对应的是一些人找不到工作,生活无着。卖旧书虽然能赚到钱,但也因此遍地开花,街头巷尾都能看到摆旧书的,竞争也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风起云涌。

由于卖旧书的人多,好书能卖好价钱,废品店当然知道这些,便抬高了一些好书的价,这无形中提高了进货的成本。也因为摆摊卖旧书的人多了,这旧书也就卖不出好价钱。在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下,一些经营惨淡的旧书摊纷纷关门大吉。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开始从网上读书,一来便捷,二来量又多,想看什么有什么。新事物层出不穷,人们大多无暇再看那些老旧的书,旧书也就真的成为明日黄花,冷落在一旁少人问津。

更让人心酸的是,随着生意的衰退,这利润也日渐减少。早在30年前,一本旧杂志虽然只卖几角钱,但能赚个角把钱,卖出十多本就可以买一斤猪肉;10多年前,一本旧杂志卖到一元钱,能赚几角钱,但要卖出二十多本才能买到一斤猪肉;现在一本旧杂志仍卖一元钱,仍是只赚几角钱,要赚到能买一斤猪肉,却要卖出几十本。

而现在看旧书的人就更少了,一天没有几个人来买,就算是有成交,也就一本二本的旧杂志,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一点不过分。当然,要是一些老顾客一来,找上几本旧书,卖个十几二十元的,算是较好了。

由于卖旧书收入实在太低了,郑亚龙也曾找过工作,但晚上回来后,仍然在路边摆旧书摊,以补贴家用。饱受风霜的他,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连退休金也没有,但这日子还是要过的。如今,已是70岁了,再另找工作也就难了,旧书店成了他人生最后的驿站。

  • 责任编辑:林燕婷     标签:漳州 旧书店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更多>>漳州热点新闻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